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十年,一个很长的时间段,转眼,从二十不惑,到了三十而已。互联网职场沉浮近十年,不能称之为有所成,但至少有所得!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五点,既是一种复盘总结,也是一次真心交流。每个人的步伐不一样,我只是其中最平凡的脚印,只希望,能够为你的迷茫,垫下一点“硬货”。 1、每一种无意义,都会有意义 刚毕业那会,我入职一家本地门户网站,主要工作是发帖子、做活动、和网站用户联络感情。如果用现在的行业术语,应该是用户运营(拉新留存)、活动运营(线上线下联动)、内容运营(整理内容进行首页推荐)以及社群运营(维护QQ群)。 在内容运营上,我们这些新人会有统一的三个月培训,说是培训,其实类似淘汰赛制。在第一个月,我们要不停地发帖子,从日发10条,到日发50条,质量过关,才算第一个月的培训合格。 当时很多人不明白这么做的意义,觉得特别无聊,用不同的马甲,树立不同的人设发帖,特别虚假且混乱。后来我才明白,这是对用户需求洞察的最好训练,也是内容判断的最佳训练途径。 在短时间内,能够抓住一点需求,发展出必要的内容,来引起用户的共鸣,网感、速度、洞察力,缺一不可。哪怕是在网站日落西山,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这样的能力,依然是底层能力,就像达芬奇画鸡蛋,练武的人蹲马步,底层能力才能决定你能走多远。
第二个月的训练,是资讯撰稿的训练,一篇豆腐干般的报道,所有的引用,都要找到最初的出处。当时特别讨厌那个总编,甚至认为是故意刁难人。可现在明白,掌握第一性原理,才能够得到真相,才可以揪出问题的本质来。这锻炼的是一种耐心和探究,我认为,这是做新媒体也好,做产品也好,都需要具备的能力。浮于表面的洞察,往往都是一种假象。 第三个月的训练,就涉及到活动运营了,当时的规定是,完成一次有效的线上以及线下活动。公司没有任何预算,所有活动费用需要自行拉赞助,自己解决。这大概是现在很多运营人遇到的问题,公司零预算,怎么涨粉,怎么活跃? 那个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为了搞好活动,就去扫街,厚着脸皮,一点点去抠礼品赞助。又利用身边的同学资源,造势营销,来换得比较好的结果。活动,从策划到落地,全部一人包办,当时很多人会觉得是公司空手套白狼,做好了活跃的是公司网站的用户,做砸了对公司也没有任何的损失。
其实当时我也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这不是训练,是利用。随着年岁渐长,工作经历增多,才发现,有这样的全盘经验,比任何培训都来得宝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比纸上谈兵来得更直接和快速。你会发现,零预算做活动,很多时候不是公司的积累,而是你个人的积累。 再说到一个用户运营,我们经常说初心,我认为,用户运营的初心,就是真诚。当时,公司的用户有归属权,谁发展就归谁,我制作了一张用户表格,列下了我入公司后发展起来的新用户,已经划分到我这里需要维护的用户,他们的基本信息、性格特征、需求分析,根据日常的积累,一点点地记录下来。通过网站帖子的互动、私信的联系、线下活动的面基……把人物和表格信息对应起来,真正把用户当做朋友。 想当初,和用户聊天不分白天黑夜,也没有明显的上下班时间。所以,即使到如今,过去那么多年了,依然有当时的用户在互相联系着,朋友圈点赞,互相道个安,仿佛依然是那个熟悉的人,尽管大家各自成长,各自成家,早已物是人非,却依然记得在论坛里,互相闹腾的快乐。
现在是流量为王的时代,这一套最初心的方式很少有人用了,我们只会不断地壮大流量,却忘了真诚的意义。我们不会在用户突然减少互动频率时,发去关怀;不会在深夜倾听用户的困苦;来来去去的用户那么多,我们或许早已不在乎了。 在用户运营里,有一项特别重要,用现在的术语解释,是社群运营。我们会设立各个板块的版组,对他们进行考核,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左膀右臂,正如社群里的管理者,他们或许不是工作人员,但对社群尽心尽力。从论坛到微信群,基础能力是类似的,打造金字塔结构的用户运营,解决一对多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不理解很多做法,会觉得发帖没意义,会觉得上下班的界限很重要,也会觉得上司的吹毛求疵是一种无脑,还会觉得那些大道理都是洗脑的利用……二十不惑的时候,一点不如意都会觉得没意义,但当你三十而已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无意义,其实都是你今后的意义。正如我,从网站到新媒体运营,只是能力的载体和形式变了,做的事情并没有变。
2、新媒体不仅有媒体,还有“新”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一家以新媒体业务为主的公司。那个时候,正是微信公众号兴起的年代,所谓的新媒体小编,有些凤毛麟角,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其实,当时在门户网站工作的时候,老板就曾要求我学习公众号运营,但我很抵触,不想了解,不想学,不想探讨,我认为自己网站的工作已经很忙碌了,老板不应该在有额外的指派。说白了,我不想接触新事物,对“新”有天然的抗拒感。却忘了,作为新媒体,我们不仅仅要把注意力放在“媒体”平台上,还要把注意力放在“新”上。还好,在逼迫下,我对公众号运营也算有所心得,才获得了之后的Offer。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特别抵触新事物,因为我经常听到有人说,不仅是刚毕业的,还有工作多年的人,他们会说:这个东西我没玩过,不擅长,不喜欢,比如抖音。甚至还有人认为,多学会一项技能,就会成为公司压榨带来的额外损失。他们把不了解新事物,当作是一种个性。但最后,你会慢慢发现,“新”是打开另一种可能机遇的钥匙。
关注“新”,要做到随时学习。我记得,当时网站公司的老板喜欢说教,还喜欢督促公司的员工学习分享。这是迄今为止,我在任何公司都没有遇到过的,我认为很珍贵的经历。当时员工的抱怨很多,可用公司现有的资源来拓展员工多元化的能力,培养员工的学习习惯,这真的是接触“新”最快的方式。我很遗憾,再也没有这样互相监督和分享的机会,因为直到前些年才明白,学习是职场上最重要的能力。 关注“新”,要用于尝试。“新”往往是和风口联系在一起的,那些成功的人,往往是在别人抵触的时候,进行深入的研究,才会尝到第一口的甜头。敢于尝试,不断尝试,才会有新的路径突破。尝试有时候不是为了成果,而是像小马过河一样,直到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
3、成功经验很难复制 我的第三份工作,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只能说,互联网只是公司的其中一部分。当然,岗位没变,依然是新媒体运营。 有很多人会说,你有那么多运营的经验,那么随便一个项目,就能从零开始,实现飞跃吧?我常常会告诉他们,很难,这不是谦虚,而是真的很难,因为成功的经验,很难复制。 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买了昂贵的课程,去听别人的成功法则,最后发现一无所得。有时候,是他们不愿意把其中的关键讲出来,但有时候,即使他们讲了也没用,因为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 那些所谓的成功经验复制,不过是在大框架下,在底层逻辑下,对细节进行了更改和把控。正如公众号涨粉,过去搞个萌宠萌宝投票,就能涨粉十万;现如今,及时提高奖金金额,也未必有这样的功效。时代的发展太快,互联网的速度更快,往往在你按下Ctrl+C的时候,那一页纸就成过去式了。 所以,当你成功做成了一个项目或者几个项目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更大的挑战永远在后面,不是以不变应万变,而是以变应万变。应势而变,应人而变,应场景而变,你要调整的是细节。 正如很多人说,不要错把平台的本事当成自己的,这也在说明,你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可复制的是你的底层能力,以及思变的能力、学习的能力。自我怀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成功不可复制,你就放弃了复制自己的能力。 4、停下来比往前冲重要 我是一个不太乐意停下来的人,所以有时候经常会死磕,这样的结果是,让努力成为了一个缺点。就拿现在的工作来说,比以前忙碌,加班是常有的事情,可一年到头下来,会惊恐地发现,都在原地踏步。 当我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的时候,特别害怕,忙碌并不代表充实或者成就,有多少人沉浸在自我忙碌的感动中,最后成为了井底之蛙。这个时候,我想到了一个词,复盘!不仅是工作中要复盘,职场上的我们,也要停下来复盘。
无论是二十不惑,还是三十而已,我们都在往前冲,冲着冲着,就不知道停了,停下来,看看眼前的路,是不是你想走的路。中国有一句古话,磨刀不误砍柴工,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用在这里,正合适。
5、职场多元化,人生ABZ计划 近两年,我发现,无论你现在多少岁,发展职场多元化,制定人生ABZ计划很重要。所谓的ABZ计划,来源于linkedln和Paypal的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刻,你都要有三个计划。 A计划,是你正在从事的工作,并且能够长期从事下去,值得你持续投入,可以获得安全感的工作; B计划,是除去A计划外,业余时间你给自己其他能力的培训,或者兴趣爱好或梦想,这是多元化的关键; Z计划,即个人资产,是你的保障和退路。假设有一天你的AB计划全部落空失败,你的Z计划,可以保证你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内,保持现有的生活品质,能给你一次从头再来的机会。
鉴于此,我提出三个建议: 发展线上兼职。能力的培训在不能变现的时候,会缺乏动力和监督,不妨发展为兼职,让能力变现。比如,固定的给某个平台投稿,赚点稿费,拓展文字影响力;比如周末去摄影、当模特,发挥自己特长。兼职,是检验能力培训的最好途径。就像我,把鸟哥笔记和今日头条当做线上多元化的渠道,赚点小钱,更重的是,进行能力训练。 每月固定存款。每个月固定存下一定的金额,不用多,可以是500—1000元,除非是万不得已的情况,这个钱不能动。钱虽不多,但至少,在你的AB计划都落空的时候,不至于一无所有。 关注行业机会。工作,三五年之后,总是会容易出现变动,那个时候再去留意机会,会变得被动。我的建议是,在未跳槽前,就把一家公司当做目标,来提高自己、争取匹配度,在其有招聘需求的时候,主动出击。 多元化是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哪怕错过了二十不惑的年龄,从三十而已开始,也还来得及。 以上,是我近十年的五条工作总结: 1、每一份无意义,都是时间背后的意义,所以不要忽视任何一份工作。正如《二十不惑》中,姜小果对整理邮件不满,耍小聪明,周寻对她说,只有先尊重工作,工作才会回报你。意义是看不到的,因为意义是用来感受的。 2、新媒体里不仅有媒体,更有“新”,接触新知,挑战新事物,保持学习力,是职场的燃料动力所在。 3、不要想着复制成功经验,这和走捷径没什么两样,你要复制的是底层的能力。 4、不要一味往前冲,停下来想一想,方向偏了没有。 5、追上多元化的趋势,制定ABZ计划,很有必要。 说得有些琐碎简单,却是近十年的最真诚的感悟,我总是觉得时间太少,学习不够用,精力跟不上,也总会觉得浪费了大把时间。所以,写出来,希望二十不惑的人,能够避免三十而已的遗憾。 作者: 花花小萌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