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导读:卫哲认为,O2O需要用两个“凡是”来检验:凡是对于用户和消费者体验,不能成倍提高的,它不是好的O2O;凡是对自己的经营效率,不能成倍提高的,不是好的O2O。未来移动互联网会取代PC,而企业在不在线,直接决定了企业存不存在。 移动取代PC,成为互联网的一切 中国用了8年时间在PC互联网用户数上超过美国,今天中国的PC互联网用户几乎是美国的2倍。但是在移动时代,智能设备使用规模超越美国,中国只用了2年。 中国的人口结构决定中国的互联网经济是85后经济;而且未来再讲互联网,不会再去讨论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将是一切。 PC时代的互联网公司可以分成四大类: 1 新媒体:新浪、搜狐等,以北京为根据地; 2 新娱乐:PPTV、PPS、盛大、巨人网络,以上海为根据地; 3 新通讯:腾讯、163、Foxmail,以广东深圳为根据地; 4 新商务:阿里巴巴,以浙江杭州为根据地。 中国电商发展趋势 网络零售增速十倍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零售行业仍然在以两位数增长,其原因有二:第一,网络上电子商务的增长;第二,四五六线的城市的增长。 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迅速的原因也是两个:第一,传统商业的布局不到位,消费者因电商的便利性选择了电子商务。中国传统零售还没有布局好,电商就来了。第二,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推高了商家的经营成本,商家不得不选择通过电子商务发展零售业务。 要把互联网的零售做好有两个前提:消费者要去,商家要去。在美国,商业布局完善,经营成本也没有快速的增长,所以商家把网络作为补充,消费者也把网络作为补充,自然而然网络零售也就只是补充。中国则不同,消费者会把它当成主流,慢慢地随着线下成本越来越高,商家也想搬到网上去。 中国电商发展:从“非主流人群、非主流产品”到“主流人群、主流产品”。 伴随着85后这个群体的成长,伴随着这个群体在经济社会中身份和购买力的变化,中国的电子商务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从“非主流人群购买非主流产品”、“主流人群购买非主流产品”、“非主流人群购买主流产品”逐渐过渡到“主流人群购买主流产品”。 当然,消费者的演进变化是分行业的。对于地产而言,消费者还没有完全进第四个阶段。有些行业的主流消费人群已经是85后了,它受到冲击最大。比如说3C类产品、服装。85后已经是主力,所以这两个行业被互联网冲击得最厉害,不是由于互联网容易卖,而是主流消费人群已经移民互联网了。 传统企业对电商的看法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看不见”,就是当非主流消费者买非主流产品的时候,传统企业根本没有察觉。2003年,淘宝出头时,只出现在互联网版、娱乐版,财经版什么都不会出现的,因为大家认为它是互联网领域或者说科技领域的事情,跟商业社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个阶段叫“看不起”,当时很多媒体看不起刘强东、陈言之流,认为他们的商业模式不过是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 第三个阶段则是“看不懂”,主要是2011年双十一以后,传统行业大佬对于网络电商爆炸式的发展完全无法理解了。 而一但进入到第四阶段,“你将被看不到”。这里的“你”,指的就是传统企业。如果企业的核心消费群体移民了,但是企业却没有跟着去移民,以前建立的再好的品牌也自然不会被别人看到。 电子商务对传统行业冲击的四种程度 哪些商家受互联网冲击最大?哪些商家受互联网冲击相对较小?也是分四种不同的程度。 第一种,如果产品或者服务,会被彻底地数码化,那么它会很快完蛋。比如胶卷、传统书店等; 第二种,如果产品会急剧标准化,也会第二个被消灭的,比如家电零售。即使在行业整合的过程中,个别企业会因为竞争对手的消亡在短期内获得增长的机会,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市场的萎缩,这一类商家的日子也会越来越难过。 第三种,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单品数量极多,需要一定的线下的体验的行业,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小,获益相对大。以苹果为例,虽然它开了很多线下店铺,但实际上最核心的任务是为了提供极致的服务和体验,销售反而不再是第一要务。 第四种,是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百分之百需要线下提供的,没有办法从网上提供,比如说餐厅吃饭、看电影,新婚夫妇拍摄婚纱照等。不远的将来,大量的零售会退出传统的业态,商铺会大量过剩,但是餐饮等就是需要线下绝对体验的业态,不可能被互联网消灭掉。 中国B2C电商的四种模式 第一类,平台型电商。什么是平台?平台型电商就是地产型电商,类似于shoppingmall。万达和阿里其实两个都是地产商,只不过一个是实体地产商,一个是虚拟地产商。 互联网上什么是地呢?用户。互联网圈地运动在圈什么?圈用户。淘宝当年圈地的时候,获得一个用户才两到三块钱人民币。而现在大约上涨了50倍。所以平台型电商公司,再冒出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主要原因是手上没地,地被别人圈走了。 第二类,网络零售型。新出现的公司有机会但也不是太大,比如京东、1号店。那么,它们的出路在哪呢?它们会像亚马逊一样转型为平台型电商。亚马逊原来也是网络零售型电商,现在转型了。这个模式,叫开放平台。什么叫开放平台呢?京东为什么今天亏损,还有这么高的估值?因为京东零售只要不亏钱,就意味着它几乎是以零成本获得了用户流量。这种模式下,只要不亏钱就是赚。零售不仅可以打平成本,还能提供正现金流。只要周转速度够快(京东周转速度已经超过6次了,账期60天,自然现金流为正),现金流是正的,持平和略亏意味着它平台业务的流量是几乎免费的,再把流量开放给平台上的其他公司并收取费用,这种模式就有了核心竞争力。第二类电商的未来其实就是当年的“家乐福模式”,当它发现零售不赚钱之后,就会变相做零售加商业地产,以零售带动商业地产。 第三类,品牌型零售电商。比如凡客。凡客曾经也想转型为平台电商,但为什么不成功?因为作为一个单一的服装品牌为主的电商,没有办法用它的人流撑住一个平台。电子商务它本质上还是商务,它必须符合基本的商业规律。而第三类电商则应当老老实实做一个互联网品牌。 第四类,O2O。现在这一类讨论的最火,但不是所有的行业需要O2O,更不是所有的企业可以O2O。O2O需要用两个“凡是”来检验一下:凡是对于用户和消费者体验,不能成倍成倍提高的,它不是好的O2O;凡是对自己的经营效率,不能几成几成提高的,不是好的O2O。 移动互联网释放闲置资源 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是实现了“五位一体”:人、机器、时间、地点、支付,五位一体。五件事合在一起,最可怕的诞生了一件事,就是把社会的剩余资源释放出来。比如滴滴打车、美国的Uber,它们为什么估值高?滴滴打车把闲置的出租车司机的时间更高效地释放出来,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被精准地释放。两个闲置资源一叠加,就会产生巨大的价值。 从经营产品到经营人 传统企业转型为互联网企业的最大的变化在于:传统企业经营产品,互联网经营人。没有互联网,企业与用户之间是断裂的,没有办法让用户在线,保持充分、实时的沟通。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让企业知道必须去经营人,也有能力去经营人,而不仅仅是经营产品。 E=MC²,是质能公式,但从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角度来理解会有新的含义。其中的C(用户、消费者、人)的二次方是让商业的原子弹爆炸的关键。如果我们只会经营商品,而不会经营人,传统企业的转型会被卡在那。 经营人不仅仅包括客户,它是指所有与你的商业行为有关系的人,当然也包括经营你内部的人。合伙人文化的核心所在,是你在用心去经营内部的每个人。 “企业在不在线,决定了企业存不存在。” 什么叫企业在不在线?你的客户都在线了吗?你的员工都在线了吗?你的员工和客户的那个交互界面在线了吗?你的产品在线了吗?所以企业在线意味着主要的相关方(团队、客户、投资人、项目),都必须在线。互联网没什么秘密,在线化以后企业通过日常数据的采集,对于用户的各种生活习惯、消费偏好、购买能力等等都可以建立起一个巨大的大数据库,也许不能立刻转化为效益,但是将来其中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一个好的互联网公司,用户要讲的是两件事,第一叫黏性,第二叫属性。这是互联网的两性关系。比如墨迹天气,黏性很强的,用户每天第一看的是天气,最后看的也是天气,黏性很强。但是,它的属性不强,所有的用户都在看天气,但是墨迹并不能知道用户是谁,甚至连用户性别都不知道。因此,它的含金量就没那么高,因为有黏性没属性。 【卫哲回答Vankers提问】: 问:如果做社区O2O,切入点是洗衣和净菜配送,这是否符合两个凡是的要求呢?如果万科建立一个企业级客户数据库,对比阿里和对比京东,这个企业级数据库是否会有它的价值和竞争力? 卫哲:第一,在设计黏性的时候,要忘记掉要做什么,要先够狠。要选择用户每天都会做的事为切入点。黏性一定要高频,频率要高——高频用户,高频服务,频率要高。第二个,数据库不要与阿里巴巴比宽度,但应当有充分的含金量和准确度,进而针对客户提供高净值服务。 问:万科应该用什么模式来更好的释放自我30年的积淀?如何真正推动创新业务在公司的发展? 卫哲:互联网叫杀手级应用,电商叫爆款产品,理论是一样的。互联网最革命的是什么呢?对传统行业冲击最大的,就是敢于把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功能做成免费提供,譬如微信、QQ、淘宝网店、百度搜索等等。互联网诞生出一句话,叫“羊毛出在狗身上,猪买单。”那羊毛出在狗身上就意味着羊毛是不要钱的,但你要找到猪来买单。地产公司有杀手应用或者是爆款,比如物业管理费全免,这个全社会就记住了,太牛了。随之而来的其他的很多溢出效应,可以把钱赚回来。第二,从机制上来说,用内部创业的方法来带动创新的。创业的方法有哪几个关键元素呢?让相信项目能干成的人出来干,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来选择人,然后内部创业的人自己得掏钱,而且得断后路。 问:关于商办项目分时租赁您怎么考虑?随之配套的服务,是应当通过整合外部资源来提供,还是自营团队来提供? 卫哲:分时租赁背后的原理就是闲置资源的释放,或者说闲置资源的高效使用。办公室不只给一家公司用,想办法让多家公司使用,每家公司其实都省钱,但合在一起,这个办公项目的利用效率成倍的提高,总体收益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对于服务,将来发展成熟之后一定是整合外部资源,但不排除第一个项目管得多一些,目的是让这个服务相对的品质能够做好。 问:我们想通过一个理财产品,在拿到地的时候,就能锁定客户,他来买我的理财产品,我给他回报是一部分现金还有一部分住房折扣。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发现,理财产品很好卖,但是这批客户转化成买房客户的比例会非常低,那未来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做下去?作为理财客户,需要一定的培养和教育,如果这个未来有希望去做,在对客户的需求的引导、培养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卫哲:你的资金来源如果想到理财,肯定重合度非常低,而且资金成本很高。客户买房的那笔首付,买房之前基本都在银行。所以首先,一定要打银行存款,而不是打理财产品。其次,这个金融平台应当从公司中拆分出来,单独做成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不仅仅限于自己公司的房产可以有优惠,应担面向更多不同公司的项目。通过开放式平台的思维,才能像民间公积金一样,通过更低的成本,吸纳更多的客户进入到这个平台当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