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繁花》大结局。这部剧在豆瓣开分直冲8.2,站内热度30000+。
甚至,让上海近一周的旅游热度环比上涨了12%,许多人跑到南京路、进贤路等剧中的场景打卡。 每个人有每个人眼中的王家卫。 作为一个关注品牌、营销方法论的创业者,今天,想聊聊《繁花》里,胡歌饰演的宝总,是如何打造一个品牌的。 前两集,剧里粗略地表现了宝总是如何通过股市发家的,又是为何离开股市,开始做起了贸易实业。 因此,整部剧的第一个大事件,其实就是,宝总小队(包括范总、爷叔、汪小姐、玲子)是如何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白牌,做成了全国大爆款的——三羊牌T恤的品牌打造。 从剧作结构上来说,这是一个高开的方式。通过这一事件,既表现了宝总的实力和手腕,又同时表现了所有出场的人物。为后续所有人的关系走向,定下了一个大前提。部剧里,实际上明面上的主线,一直是“阿宝的奋斗史”。而实际上王家卫导演要表现的,一直是时代氛围和人物关系。 在目前网络的各种讨论里,关于时代的情况、人物的处理、拍摄手法等引来了各种争议。但好像甚少有人谈到里面的“商战”逻辑。 那么,作为主线的商战里的第一个大事件,剧里的表现如何呢? 我认为,抛开时代的条件来看,依然是较为经典的品牌打造方法。 如果没有依循着品牌打造方法来推演,《繁花》里的各种小事件的戏剧冲突就不会成立了。 比如: 为什么宝总要打造三羊而不是其他的品牌? 范总为什么会在魏总跟宝总之间来回拉扯? 为什么宝总一点都不担心魏总会抢走范总? 为什么三羊牌上市的那天早上无人问津? 为什么宝总会放一批所谓“高仿”在玲子那里? 产品、渠道、营销,缺一不可。 产品 范总,杭州的一个小服装工厂老板。宝总为什么会选择要把他的产品打造为“上海名牌”? 理由很简单,但不好实现:产品过硬,具有技术壁垒。 剧里交代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消费习惯和审美追求:生活条件逐渐向好,对国外品牌趋之若鹜。 但同时,痛点也存在:价格过高。 剧里说,那时最受追捧的梦特娇T恤,一件就要一两千。 一两千什么概念?90年代初,上海的人均工资不过三四百块钱。一件T恤就要花去三个月甚至半年的工资。魔都果然是魔都,既跑在时尚前沿,又笃定未来会更好。 但是,如果有一个一样的产品,但价格只是四分之一,你说会怎么样呢? 范总就有这样一个产品:不怕火烧的丝光棉T恤。
你看,大牌平替的概念,在中国已经上演了三十年了。兜兜转转,如今在抖音上这一招依然受用。 宝总的眼光是独到的。尽管说到底,他只是一个九八佬(南宁话里的二道贩子),但他依然遵循了品牌打造的法则,没有随随便便找一个伪劣产品。 要知道,别说在那个年代,就目前,类似的情况依然层出不穷:要么,就是直接用一个“外观看起来很像”的完全不靠谱的产品贴上大品牌,卖假货,一波跑路;要么,就是主打一个“高仿、A货”。 然而宝总没有,他找到了一个技术上过硬的产品,国内最接近梦特娇的产品。 这是打造自己的品牌的首要条件,产品解决了。 许多想要打造品牌的老板,总是会认为,我可以搞一个很好的概念,很好的包装,很好的营销,但却往往忽略了品牌的本质——产品。 在这里,我至少认为宝总要领先国内80%的老板。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觉得,凭什么是宝总来做呢?范总为什么不能自己把自己的产品打造为一个品牌?,范总没有渠道,也不会营销。 渠道 范总不是没有迷糊过的。 在第二三四集里,范总一度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渠道——魏总。从而以这个方式,或明或暗地,想在魏总和宝总两边要价。 但他最后没有成功。 魏总承诺,给他的T恤进货价每件提高1.5元。范总得意洋洋地去跟宝总说,你看看别人是怎么样的,宝总没有理他。而且过后还跟汪小姐说,他会回来找我的,我不仅不会同意他提价,还要再压他每件降1.5元。 宝总哪来的信心? 他搞定了大渠道。 就在范总和魏总喝得七晕八素就要签订合同的时候,范总问魏总,你这边能帮我解决多少件啊? 带着一群各城区摊贩过来一起喝酒的魏总说,你有多少? 范总说,80万件。
最后,范总果然回头找到了宝总。而宝总帮三羊牌搞定的渠道是——沪联商厦。 在剧里,这个商城,是上海的三大商场之一。 在90年代的上海,服装零售,渠道自然就是商城、服饰公司、批发市场等,根据不同的层次来划分档次(当然没有电商渠道了)。 而搞定了三大商场,自然就是搞定了全上海,甚至全中国最顶级的服饰销售渠道。 这也是宝总当初一开口就跟范总订货80万件的原因。 他清楚知道,只要沪联商厦卖爆了,其他渠道不成问题。 虽然三羊牌主打的是一个大牌平替,但宝总没有选择从更低端的渠道开始打,也没有把价格定得很低——虽然进货价很低。他选择的策略是,高举高打,但价格亲民——对比梦特娇。 这就好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研发出了跟苹果几乎一样的手机产品,但价格比苹果便宜四分之一,然后,这个新品牌的新产品发布会,选择在董宇辉的直播间里举行。 同时,宝总跟渠道还创新了合作方式——不是简单地租柜台,而是“厂店联营”。不得不说,这一手玩得棒。
但是,搞定了大渠道,产品一上市就会卖爆吗? 如果在董宇辉的直播间里,大概率会。但是,在90年代的沪联商厦里,不会。 还需要营销。 营销 线下的服饰零售跟线上销售有巨大的差别。 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别是,线下的营销推广跟销售场景,绝大部分是割裂的。 互联网改造了这一点。 今天,我们在手机上,看到一个营销广告(很可能是短视频,或一篇公众号文章),你可以立刻下单购买。 但是过去,在线下,这是不存在的。 广告投放在各种各样割裂的渠道里。电视、报纸、广告牌……你看到广告时想买,但过后你冷静下来,就未必了;或者,你忘了。 等你真的要去百货商场的时候,你又会被商场里其他的促销吸引。 商场开门迎客了,来商场的络绎不绝,但是,“三羊牌”是谁?我凭什么买你? 还是举前面那个董宇辉的例子。 如果没有营销,就好比,你的产品虽然被东方甄选选上了,但是东方甄选只是把你的产品挂到了橱窗上,而没有在直播间为你介绍。 这个销量,差的可能是百倍。 营销有各种各样的打法,剧里给宝总安排的做法,可能是更能凸显人物实力——选择了费翔来站台表演。
选择明星代言,当然是一种最能瞬间吸引人的实力。但并不是没有其他更有效率的做法。 此外,宝总还让汪小姐,请了各个媒体的编辑,找了模特,将三羊牌的产品推到了纸媒上。 但是,剧里的做法只是一种策略上的选择。不能说绝对不对,甚至,也是对的。 什么产品适合明星代言呢?产品过硬的。恰好,三羊牌就是这样的产品。 因为,明星是不会跟销售员一样,孜孜不倦地跟你一遍遍介绍,在哪里使用,原材料用了什么,多实惠,等等。 你喜欢这个明星,他推荐的产品你就买就完了。 跟如今直播电商的策略如出一辙。 按照这样的方式捋一遍,你会发现,这一个套路,放在如今的电商上,依然是可以适用的。 宝总怎么把一个白牌做成品牌的方法,学会了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