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再调整,公众号春天来了? - 91运营网
91运营VIP会员全新升级,尊享多项权益, 点击查看 >
X

微信再调整,公众号春天来了?

发布者: 91运营  1787

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微信再调整,公众号春天来了?

不知道你们现在浏览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习惯和渠道是怎样的,我觉得相比过去一定是有些变化的。

从现状来看,公众号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公众号了,因为它不再是纯订阅模式,而是订阅和推荐的混合体。

尤其是「看一看」的接入,让原本由用户自己筛选订阅的内容混合了不少由算法推荐的。

这背后的目的显然就两个字,流量。

微信团队最近对公众号信息流又做了一些调整,在订阅号列表里新增了「朋友推荐」和「快讯」两个模块。

关键是,这两个模块在信息流的权重通常还比较高,经常是以第一条的位置出现的。

快讯里集合的都是一些新闻、社会事件、热点信息等,而且基本都是媒体属性的账号发布。

616 微信再调整,公众号春天来了?

 

这种感觉,像极了把腾讯新闻强行植入到公众号里。

对于「获取信息」这个需求来说,快讯确实很好满足了,但对于「订阅制」来说,我觉得是一种信息干扰。

不过话也说回来,虽然用户在意自己订阅的内容,但他们的本质需求还是获取信息,只不过对信息质量有更高要求。

对于快讯的内容定位来说,非常像过去的报纸和新闻杂志。

新闻和热点的特性,就是吸引人围观,这背后的考量对于公众号的流量增长或许有些帮助。

另一个调整就是在订阅号信息流里新增的「朋友推荐」专属模块,同样经常出现在第一条。

623 微信再调整,公众号春天来了?

 

这里面全都是好友看过和点赞过的内容,也就是「社交推荐」。

其实微信做社交推荐已经很早了,在视频号和公众号也都有做,如果你点击文章底部的那个爱心符号,就会触发社交推荐。

如果只是点击大拇指点赞,那就只是对作者的一种无声认可。

说实话,我觉得这两个设计对用户来说或许会存在一些误解,因为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背后的逻辑。

为了不暴露自己在看什么,估计有不少人干脆都不点。

我有认真去浏览和阅读朋友推荐列表里的内容,有两个比较直观的感受。

第一,如果是同领域朋友看过或点赞过的内容,我会好奇去看看,因为大多数都是跟互联网和产品相关的。

第二,如果是不同领域朋友看过或点赞过的内容,我会快速略过。即便是同领域朋友,但对方看的也是他兴趣领域的内容,我也不感兴趣。

比如,一个做产品的好友看了一篇关于修禅的文章,他点赞了,于是在我的好友推荐列表里出现,这对我来说是不感兴趣的。

因此,社交推荐虽然能提高相似人群的内容消费频率,但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比较大。

对了,如果你不想收到个性化推荐,在公众号设置里也是可以关闭的,然后你就可以回到从前了。

633 微信再调整,公众号春天来了?

 

我跟几个朋友在讨论微信这个变化时,他们有几个都觉得这是公众号的春天要来了。

尤其是对一些长尾账号,可以通过社交关系来获得流量,同时也可以借助推荐算法来实现冷启动。

之前我也有跟一些做公众号的朋友交流,过去大半年他们也有一个感受,系统推流比之前频繁了。

有时候,自己也能写出几篇 10w+ 的文章,但按照他们的粉丝量和打开率是不可能实现的,其中的流量来源九成都是系统推流和社交裂变。

因此,他们有些人也多了些更新动机,觉得还能再战。

过去,因为流量起不来,他们不少人都降低更新频率甚至停更了,所以微信的一系列调整算是一种召回机制。

不过话也说回来,公众号的推荐算法在准确性上还不是很强,经常出现命中率不高的问题。

比如,过去我写过一篇关于上海封城的文章,结果来的大多数都是非互联网领域且大龄人群。

他们可能是对那篇内容感兴趣,但他们并不了解我,所以也产生了一些困扰。

所以,现在公众号的推荐算法是基于单篇内容的,而不是基于账号的,这或许跟抖音和小红书有些区别。

从产品逻辑来看,公众号的这一系列调整都符合现状,不过有多少人喜欢、有多少人讨厌、有多少人受益,就不太清楚了。

我是乐于看到这些变化的,有变化,才有机会。

总比摁着老本等着强。


勾搭小编微信号cindy91yunying,加入91运营官方社群,会运营的人都在这里了

加入vip会员
分享到:


扫码加入91运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