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最近互联网圈兴起了一股读书热,各种读书活动层出不穷。前两天,我们也做了一场『说说你心中的经典之作』为主题的书评活动。活动发布之后短短几个小时参与人数破万,两天之内产生了将近3000条高质量书评,参与人数还在逐步增加。下面是活动截图: 一场成功的活动跟前期的策划和铺垫工作是分不开的,下面是我的一些总结和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如何多维度提高活动吸引力? 一场活动效果好不好,归根结底取决于活动对用户的吸引力强不强。很多做活动运营的小伙伴感叹,现在用户越来越难满足了,不送几个iphone、ipad都不好意思做活动。其实这就把活动吸引力的构成看得太简单了。奖品固然是吸引力,但不是活动吸引力的全部,甚至不是活动吸引力的关键。我觉得活动吸引力至少有三个构成因素: 1、内容:运营人员一般习惯把内容运营和活动运营分开来。其实,如果能把内容和活动结合起来做,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我们这次虽然做的是送书活动,但是并没有简单粗暴地抽奖送书,也没有设置各种显性隐性的诱导分享。我们的活动宣传简单而克制,只有首尾两处并不扎眼的引导。主体部分是一份长长的书单,这是我们参考各种书单和排行榜后精选出来的20本经典好书,用简约优雅的排版配上图片和简介,很具有可读性。这么一篇文章,相信用户即使不为了奖品,也愿意好好读一读内容。从后台数据来看,这篇文章的分享数和收藏数都达到了1000以上,说明用户对内容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其实,这种把内容与活动相结合的思路完全可以在其他场合复制。比如,朋友圈随处可见的微课,如果能充分挖掘讲课嘉宾的故事,打造一片热文,然后顺带着宣传活动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呢? 2、互动:《认知盈余》最后一章『寻找鼠标,世界是闲的』揭示了一个道理:只要给用户合适的工具和场景,人们并不缺少参与互动的意愿和空闲时间。反过来说,如果一场活动不能给用户提供好的互动形式,纯靠奖品的诱惑是很难到达理想效果的。长期各种『被骗』后,用户也都不傻,谁都知道拿到奖品永远是小概率事件。如何让用户在明知道获奖机会不大的情况下,还愿意参加活动呢?那就得激发用户的互动意愿。微信圈里不乏各种送奖活动。但是要么是直接抽奖,毫无互动。要么是在公众号后台按要求回复一些关键词,用户面对的是冷冰冰的自动回复,互动感很差。而我们这次活动设计的互动形式,是让用户在我们的活动页面分享他心中的经典书籍和短评,然后按照热度排行榜颁奖。这种互动形式有几个优点: 首先,话题的设计让用户有的可聊,谁还没有一两本喜欢的书呢,对于自己心中的经典之作,一般人都能写出几句评价和感悟。前面文章中提供的书单也是很好的参考。 其次,随着参与互动人数增多,活动页面实际上成了一个微型社区。早期参加的用户产生的优质内容会进一步激发后面用户的分享意愿。即使不参加,看看人家写的书评也是极好的。 最后,提供了分享和点赞机制,并跟奖品绑定,形成了竞争机制,同时也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提高了用户的转发动力,进而形成二次转化,吸引更多用户参加活动。 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们只要求写50字短评,但是随意敷衍的用户很少,大部分用户都提交了很认真的书评。 3、奖品:奖品是活动的最直接的吸引力,丰厚与否固然重要,设置方法也有讲究。我们这次活动奖品设置我觉得有几点做得比较好的。 首先,有诚意。100本书不算少,有心要拿奖的话,难度并不大。而且获赠的书可以由用户自己选定,而不是随机赠送。 其次,有价值。书单里的20本书,都是公认的经典好书,足够有吸引力。而不是像有的活动只能送出版社指定的书,范围较窄,质量参差不齐。 最后,有层次。奖品共分为三类,进入热度排行前50名的直接送书,没有入榜的可以参与抽奖(50本),Top5的用户还能获得额外的纪念品。这种分层的奖品设置,照顾到了各种用户,让积极用户有竞争,普通用户有希望,围观用户有动力。 二、活动策划要注意哪些问题? 1、活动主题:格调与受众的平衡 做内容运营的同学都知道,选题至关重要,其实活动策划也是如此。主题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成败。对于读书活动来说,我觉得主题最需要考虑的就是格调和受众的平衡。格调太高则曲高和寡,很难做大。试想如果做一场《梦的解析》专题读书活动,有多少人能参与互动?格调太低则有损品牌形象,让一部分高质量用户不屑参加。而且读书这个事,每个人喜好都不一样,很难有哪个主题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所以我们决定做开放型的话题。但是即使如此,范围还是有点大,如何找到最佳活动主题呢?不能靠猜想,也不能随便碰运气,要用精益创业的思路去反复试错。 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确定就有一个反复尝试的过程。最开始,我们定的主题是『晒晒你的2016年度书单』。定了主题后我们先小范围做了一下尝试,发现效果不太好。分析原因是参与门槛太高,大部分人并没有做读书计划的习惯,让普通用户列一个年度书单有难度。所以,我们又将主题更改为『说说对你成长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发现效果要好一些,但是还是不够好。分析原因是主题设计不太合理,好书固然能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但书籍的影响往往是渐进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难讲哪一本书非常明显地影响了自己的成长。多以,我们把活动主题进一步放宽,并且在用户中做调研,发现『说说你心中的经典之作』这个主题门槛足够低,用户参与意愿也比较高,所以最终选定了这个主题。 一场大型活动的成本往往是比较高的,如果方向就错了,细节做得再好也没用。所以活动主题的确定一定要慎重,要充分研究用户心理,有条件的话不妨小范围反复试错,找到最合适的主题再做。 2、活动宣传:传播与转化的取舍 本次活动是我们和合作伙伴灼见联合举办的,宣传文章标题有两个方案:《这20本书在各个时期,都算是巅峰之作》,《春日福利!100本书免费送》。一开始我们出于提升活动逼格和转播率的目的,定的是第一个标题。合作伙伴先发的时候,发现文章确实很受欢迎,阅读量和点赞量都很不错,但是转化率很低,只有1%左右。于是,我们当机立断,在自己公众号推的时候把标题改成了第二个方案,结果转化率将近20%。这个差距当然还跟其他的因素有关,但是毫无疑问,标题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标题给了用户第一印象。传播和转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做活动的时候很难兼得,所以必须根据活动目的做好取舍,切忌贪心什么都想要,结果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3、活动规则:简约与严谨的折衷 活动规则是活动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也是容易引起用户吐槽和质疑的一个地方。说得太复杂,用户看不明白。说得不严谨,容易引起质疑。所以规则设计一定要恰到好处。这里有一个关键之处是:顺着用户思路,一次只说一件事。很多活动文案上来先大说奖品如何丰厚,但是用户看了半天还不知道如何参加活动,也就不知道如何获得奖品。讲到参加规则的时候又得回过头来讲奖品,啰嗦而复杂。我觉得正确的逻辑应该是『怎么参加—有什么奖品—怎么获得奖品—注意事项&免责说明』,每一项尽可能简单明了,争取一屏之内把事情讲清楚。 三、做好这些事,活动就成功了一半 活动本身的策划、宣传、执行固然重要,但是还有很多『隐性工作』其实也很关键。同一套活动方案,放在不同的平台上执行,结果可能天差地别。而造成差别的原因,绝不仅仅是粉丝量。 1、品牌定位:占领用户心智 定位理论认为,做品牌最重要的占领用户心智。如果你能在用户认知和自己产品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那么你想不成功都难。我们前期很重要的一个铺垫工作就是在『读书』这个事上,树立我们的产品在用户心中的形象。我们依托21天早起活动建立了『晨间读书会』这个子品牌,运营了活动号和读书会社群,长期坚持做各种读书活动,积累了一批忠实用户。正是由于这些前期积累在用户心目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我们做读书活动才会有号召力。如果前期没有任何铺垫,上来直接做送书活动,就算奖品足够丰厚,我觉得也很难达到最佳效果。 2、社群运营:打好群众基础 在做早起活动和读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建立了数十个早起团、读书会等各种社群,长期跟粉丝保持良好的互动,形成了一批忠实用户群。这些用户是我们各种活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传播者。本次活动正式发布后,我们第一时间在各个社群进行宣传,鼓励大家参加。由于拥有高质量的社群基础,我们每次做活动的时候,都能快速跨过前期的启动过程,这也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原因。 3、产品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运营是连接产品和用户的桥梁,好的产品永远是运营最坚实的后盾。简洁优美的界面、符合人性的交互、有设计感的细节,这些都会影响活动效果。我们在前期活动中,根据用户反馈,相继增加了点赞、分享、热度排行等功能,优化了交互设计。这些也都是活动效果的保证。 来源:感谢朝夕日历的运营负责人陈炬投稿91运营,作者微信号:chenju2018,来源公众号朝夕日历,欢迎勾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