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问题:产品经理如何培养在产品业务逻辑方面的思考? 分析产品的时候,被前辈说“在业务逻辑上思考得不够”。迷茫,如何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很久以前的提问这两天得到了很多回答,很感谢。 补充一下背景,当时写了一个明星产品的分析报告,给对方发过去的时候得到的评价。 希望大家多从新人分析产品的角度给出建议,而不是入职了之后应该怎么样云云,也不要过多着墨于产品的“自我修养”,这里的场景并不是自以为是的产品不重视业务思考之类的,而是产品新人不知如何从一个产品的表象(APP、网站)分析背后的业务逻辑。 回答:@哈丁,创业中,前拉勾网产品总监。 一、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产品经理不够理解「产品业务逻辑」 我之前面试过的很多产品经理都有一个误区,我问:“你认为的一个足够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答曰:“沟通能力强,能说服别人,能和程序员打成一片”。 呜呼哀哉,这真是中国互联网莫大的悲哀! 产品经理们忘了理解战略,忘了理解用户,忘了琢磨如何设计出绝妙的产品,竟然把重点放在了“说服别人来做个需求”上,这难道不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吗? 因为,产品经理的职责从来只应该是「引导并满足用户」啊! 冷静了之后仔细想想,呐,出现这样的结果,谁都不想的,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分析了如下几点: 1. 产品从业者入行门槛极低:我除了脑子里有奇奇怪怪的想法,什么都不会,所以我来做产品经理了。 2. 原因(1)导致了程序员天天接到傻 X 需求,并且还被产品经理们颐指气使。 3. 原因(1+2)往复循环,导致形成了这种「互相看不上」的文化(本不应该发生的,因为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哎,叹气) 4. 综合起来,导致了产品在推进自己提出的需求时遇到的阻力增加,产品经理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用来「搞定」其它人,才能让项目进行下去。 5. 这才被迫要求产品经理:能说会道,自我驱动意识强烈,能够说服他人……换句话说,「招人喜欢」。 6. 所以,这最终才导致了产品经理本末倒置,没精力去理解「产品业务逻辑」,而把重点放在了本该「项目经理」做的事情上了。 以上是对题主出现的问题的一种猜测,更是我对各位产品经理的呼吁: 请大家多思考一些「本」,那么「末」自然会随着提出的需求更加靠谱而减少。 二、如何培养「业务逻辑思维能力」? 1,理解市场是什么 在做产品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要明白市场在哪里,谁会给你付钱? 毕竟,你是在一个商业环境中做事,你做的事情一定要能产生商业价值。 如果你可能不太清楚这个,那么你可能只是一个执行者,就像螺丝钉(恕我直言)。 去找你们团队中明白的人问问吧,这一定能帮你理解你们的产品。 用户是谁?他们在哪?他们有什么共性?他们有什么亟待满足的心理诉求? 我们说做产品,不是说在做某一种功能能够让别人去使用。 人是情感动物,如果你对人足够有研究,你就会发现,人们所有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在寻找一种内心上的慰藉和满足。 那我们做产品,实际上也是帮助用户去满足他的某种心理。 举个例子,最近市场上有在卖一种排毒果汁,一天按它规定的时间喝6瓶(替代饮食),就能够排毒瘦身。价格不菲,一天的排毒疗程要300元左右(只是6瓶果蔬汁啊)。 这时候我们必须得明白,会去买这个的用户,到底要的是什么。 要减肥?要排毒?NO!!! 他们要的是一种「我如此精致的在生活,我太爱我自己了」的感觉! 所以你就会明白,这款果蔬汁产品,宣传必须得高大上,包装必须得高大上,为什么? 因为我TM花了300大洋买了几瓶果汁,我得拍照发朋友圈啊,瓶子不高大上我还怎么炫?朋友还怎么觉得我足够「精致」? 这时候你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必须得领悟到这里,不然你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真的帮人想办法在排毒、瘦身,那就大错特错了。。。 同理还有星巴克。 互联网产品也是一样一样的,不妨可以结合自家的产品,找一找用户真正的「心理诉求」到底是什么。 拉勾早期能迅速蹿红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那些找工作的人终于发现了一个地方,能让他们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 这可是一种「心理诉求」哦。 二、理解你手中的「互联网」 理解了市场和用户之后,开始寻找「互联网」的价值吧。 互联网的本质是「一种可以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的工具」,而我们都知道,「信息」就是「生产力」,所以互联网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靠的就是这种无障碍的信息传递。 人类上一次发明提高效率的工具,是不是该回到「蒸汽机」年代了?只不过蒸汽机提高的是物理效率。 所以,你应该明白,互联网一定是不可逆的趋势,因为历史的车轮永不会停滞。 它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它是一种各行各业用来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换句话说,各行各业都即将成为「互联网行业」。 三、整合「用户诉求」和「互联网」 这是真正体现产品经理的眼光和洞察力的时候。 把前两步串起来,看看能否用手中的「互联网」工具,来满足某类人的「心理诉求」? 举个例子,之前有一款产品叫做「啪啪PaPa」,功能就是给照片配上一段语音,发到啪啪社区里,大家都在这里用语音来留言之类的。 实话实说,刚出来的时候,很新奇,因为会说话的照片还没有见过。 但是,这时候,如果你懂用户,也懂互联网的话,你就会明白,这个产品一定没前途。 为什么? ——因为会说话的照片,不就是视频吗!? 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听语音,有几个操作: 1按播放按钮,2把听筒放在耳边,3占用固定的时间,中间不能被打断,打断了要重来。 这时你明白听语音的体验对于一个频繁互动的产品来说,新鲜劲过了的用户并不会喜欢。 其次,互联网的带宽和流量一定会增加(因为你明白互联网的发展是趋势),所以照片比视频省流量这个问题一定都不重要。 第三,你明白视频的体验比看一张照片要好很多。 综合,你应该明白,「照片配语音」一定不如「视频」。 当时如果你能在啪啪团队提出这些观点,相信你们一定能走上更好的路。 最后,几个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帮助你: 1. 不停的体验新产品 2. 把每一款产品的背后的用户画像写出来,他们是谁?他们在哪?他们真正的心理诉求是什么? 3. 不停的对照已有产品,问「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满足用户的「心理诉求」 4. 画出已有产品的逻辑图,再画出你自己改进后的逻辑图,看看到底有没有好,好在哪里? 5. 不停的换位思考,闭上眼睛,不停的意淫、意淫、再意淫,意淫你就是那些用户。用到哪里你自己皱眉头了? 6. 持续10000小时。 来源:产品100 作者:哈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