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前天值乎开始刷屏,冯爷一个人就赚了好几千。 话说,你说我是不是羡慕呢?其实,前天晚上值乎的负责人就跟我说,你写条好的我们推一下,然而我没想出来能写啥让人掏钱来看。 但今天说这个呢,是因为这个产品负责人,恰好是十年前老同事,他告诉我这个东西,其实从开发到上线,只用了30个小时,也就是不到两个工作日的时间。 当然,可能有些做技术的会觉得,这玩意其实也蛮简单,开发工作量也就这么多,但是我们知道在很多公司,要想启动一个项目,哪怕是很小很简单的项目,也需要很久,很长时间,各种流程,各种低效无意义的沟通,各种奇怪而无实际意义的想法和顾虑,都夹杂在一起,极大拖累了整个项目的实施和执行。 说来惭愧,我自己的公司也存在这个问题。 我这边的程序员其实水平并不低,遇到性能或其他异常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不敢说跟一线互联网公司的架构师们去比,但好歹是我培训过的,肯定要超过平均水准,这块我基本不操心,但是在项目规划和执行上,就一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就是系统设计的想法太多,总是把简单的东西想复杂,把简单的东西做复杂,这也导致很多东西实现不了。 其实我们说技术,设计系统,设计架构,不管是多小,多简单的东西,一开始呢,入门级的技术人员,想法简单,但是对风险,对拓展,对未来需求变更的适应,都没什么概念,所以做出来的东西虽然简单,但是可维护性很差,安全性也不好,实话说,各种众包网站里,那些廉价和不廉价的技术外包团队,大部分都处于这个阶段。 上升一个阶段后呢,对技术有一定了解和概念了,知道未来的扩容考虑,知道需求变更和扩展考虑,知道安全性的考虑了,然而考虑的太多,设计系统就特复杂,恨不得每个小功能都弄出一个独立可扩展的模块,结果很简单的事情就复杂化了,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我们可以认为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阶段。如果你看代码,不仔细去琢磨逻辑,可能感觉回到第一阶段了,怎么这么简单,这么少的代码就把这个做了,而且看上去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牛逼的地方,但是你仔细琢磨发现,其实很多地方的设计都是有预留的,就是这地方我啥都没写,但是以后有业务诉求的时候,我不需要大改,我这里插个东西就行了。 这就有点像以前说看书,先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你需要挺过这个过程,把所有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你才能进入更高的境界和层次。 我跟程序员这样讲过,我说到了这个阶段,你其实不是说什么都需要提前准备好,你要达到境界是想到但不需要做到。就是这些未来可能的需求,可能的诉求,你都想到了,但你知道如何快速的扩展和响应,而现在你结构很轻简,很灵活,你就把现在逻辑按照合理的结构实现了,然后留几行备注,这里的接口以后可以干嘛,这里的设计未来可以增加什么,不需要去实现,低耦合的结构做好就足够了。 以前我请大牛云风给我们讲过课,讲系统架构设计,他口头语也是,这个什么什么其实很简单,从头到尾你看不到他卖弄什么技术,讲什么特别高深玄奥的东西,但是人家搞出来的系统确实好用,后来提问环节我们有员工问过一些新的技术名词相关的什么什么,云风也很直白,很务实的说我们目前这个需求,用不上什么什么的。我就觉得这是重剑无锋的一个典范;现在云风他们团队分享的skynet开源引擎已经有非常多游戏团队在用,代码量也不复杂,功能也不算丰富,但是很实用的一个轻架构,能极大减少某些类型游戏的服务端开发成本。 其实我的要求就是这么简单,低耦合,扩展需求想到而不做到。快速实现,快速产品化,但这个要求,依然很难执行到位。这就是我很羡慕和佩服值乎的地方。 一个创业团队,需要极强的执行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实际上,一个小团队,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好产品的,我以前讲过,现在互联网上给一个技术产品评定的标准是,有多少用户在使用,而不是有多少代码行。 我年轻的时候写过一个WEB OA,代码行多的要死,但是没任何价值,因为当时产品设计思路不对,所以根本发展不了用户;后来做CNZZ的时候,第一个版本就写了两周,就自己一个人,当然比较简单,升级版本的时候也差不多两周,从数据结构到代码结构大调整,也就两周,而且不是全职写的。代码量并不多,问题也不少,但产品价值体现出来了。代码量可能只有那个oa的1/100,但是价值可能超出了那个oa的100倍。 现在互联网上依然有很多,类似值乎这样,轻简而又容易爆发的产品需求点,你不能说它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产品,但是如果你可以低成本,快速试错,快速迭代,也许很多机会就会从中产生。实话说,在技术门槛不高的领域,快鱼吃慢鱼依然是有效的一个发展准则。 下面我说一个范例,我跟我的团队提过的一个想法,我今天免费公开出来,也对我的读者群做一个测试。 比如我这样的公众号,比如冯爷,池建强这样的大V,经常会有广告投放的诉求,有些是真的花钱的广告主,有些是利益相关的公司,也有一些是朋友推荐或换量,很多情况下都会带一个二维码链接给对方,那么这里有一个特别强的需求,我肯定想知道说,通过我这里,刷对方二维码的有多少。而目前,这个数字是没法直接统计的,只能对方通过数据变化来估算。 作者:曹政 来源: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