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现在很多用户运营走向了一个误区,他们说在他们眼中用户运营就是每天搞活动拉新,然后又搞活动提高活跃度,然后继续搞活动提高留存率。你说这到底是用户运营呢还是活动策划呢?>>>>一个经典的用户运营模型
我相信做过3、4年用户运营的人都知道,用户运营,就是用户怎么来,来了怎么活跃,活跃之后怎么留存,留存之后怎么付费,付费之后怎么口碑传播,这是一个典型的漏斗模型,即AARRR模型。
AARRR是Acquisition(获取用户)、Activation(提高用户活跃度)、Retention(提高留存率)、Revenue(获取收入)、Refer(自传播)五个过程。
这个模型很多人都背的滚瓜烂熟了,里面每一层的意思我估计也都明白,但是却看到了大量的公司在做一些不可思议的错误举动,比如前段时间我看到有文章举了这个例子:
有一个做卫浴类目的品牌在自己的官微上发了一条微博:
“说说最让你难受的一件事,我先说——刚失恋后很难受,竟然又手贱去联系前任,发现TA竟然有了新欢。赶紧去冲个澡清醒一下。”
接下来评论接踵而至:
“戳中膝盖……”
“啊,我也是……”
几个小时的时间引来了好多评论和转发。
但是我想知道这个KPI的达到对于这个卫浴品牌有一毛钱的关系嘛?卫浴,一个耐用品,单品购买周期长,重复购买度低的产品。又是实用产品,并且购买决策中,受到第三方影响极高的产品,你为什么要做情感式的互动来提高活跃度呢?
李叫兽有句话叫:我们并不是在使用某个手段,只不过是在模仿某个手段。
因此我们反过来问问自己,我们在对自己的产品或者品牌做拉新-激活-留存的时候,是否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用户体系?
1.按照活跃分:新用户、活跃用户、沉默用户、流失用户、回流用户
3.按照营收分:付费用户(游戏中大R、小R)、免费用户
4.用户分型:地域、性别、职业、收入、行为、文化、年龄、兴趣爱好……
这里方法很多不展开来讲,但是在没有自己的用户体系下,请问你对谁拉新?激活哪些用户?留存谁?
在互联网1.0时代门户网站为了生存和盈利,无一不把流量作为重中之重。那时候上网的人不会说我是xx网站的用户,统一称为网民。门户网站流量生意的本质就是将流量收集起来,然后统一分发给不同的广告主,借以生存。那时候没有大数据,也没有网站分析,据说当时有了计数器的统计功能时(hit),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后来,QQ出现了,这是一款最先有用户意识的产品(据说还有一个亚洲交友中心),用户意识体现的最明显特征就是账号注册功能的出现。从“1对1运营”——“1对多运营”——“粗放运营”——“精细化运营”
这无不体现一个观点:用户运营就是一个带有业务目标的策略化服务。用户注册你的产品其实就是为了解决自身问题的,如果你的产品真抓住了用户痛点,没有运营也活的很好。
但是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产品功能的竞争已经让位于产品体验的竞争。在这个体验中,有产品体验因素,权重大的还是服务。而用户运营就是体现在个性化的服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