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谈阵营,小孩才谈生态 - 91运营网
91运营VIP会员全新升级,尊享多项权益, 点击查看 >
X

大人谈阵营,小孩才谈生态

发布者: 91运营  4227

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大人谈阵营,小孩才谈生态
前两天,两哥想要试试看5000人朋友圈对这次双11的红包活动,会有啥影响。于是就借了读者群里某个读者的天猫红包群,想试试看放朋友圈会怎样。不出意外,微信屏蔽了它们。所以说,微信其实是有能力屏蔽微商的,而之所以微信不去做,很简单,因为微信需要微商;微信其实也是有能力让一些朋友圈里的低级内容和谣言少一些的,但微信也不去做,很简单,你听信朋友圈谣言死了的影响远小于通过百度搜索到某个资质齐全但良心全无的医院导致的医疗事故。世上永远没有「不作恶」的公司,只要成本cover的住,就好了。

那么为什么9月份开始微信开始打击「多级分销欺诈」了呢?因为,涉及到了「二清」,而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二清」,央行基本上不会让财付通的支付牌照续展。

事实上,我上面这段话里,包含了N多的信息量,为何是财付通的支付牌照?因为微信使用的是财付通的支付牌照,换而言之,微信支付本身是没有牌照的,当然,这属于政策许可的范围之内。毕竟微信构建的仅仅是前端场景,账务的清结算,依然还是要靠财付通来完成。

A在B的基础上构建场景,管理自己的用户,是不是很有一种「生态」的感觉?

我真的不太记得第一次听到有人提起「微信生态」是什么时候了……

反正从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聊「生态」,就直觉认为:

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

因为,如果凭借自身巨大流量,把前端业务交给别人做这样的举动可以称之为「构建生态」,那么,搜索引擎本身就是最早也是在Web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去年还是前年,亮哥曾经评论过「生态」这件事情,认为「生态」尤其特征:

1)生态的成长是通过生态内的参与者的成长而成长的
2)生态的健壮是自然选择自然生长,并且符合生态的规则
3)生态本身不需要做多余的动作,生态内的参与者会自发的成长

在这些特征当中,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生态规则」的确立。

虽然「生态」是KK在《失控》里说的,但我一直认为「失控」本身并不等于不控制,而是建立规则之后,就不需要再施加额外的控制。

但前提依然是,规则的建立。

放到微信,其实微信的生态,最让人看不懂的就是所谓的「规则」。

由于一些规则的存在,实际上,微信是腾讯继QQ之后,又一个伪开放的核心应用。

知乎上前段时间有过这么一个问题:

2014 年腾讯视频做了什么,市场占有率大幅度增长?

我的回答如下:

因为微信公众平台做了一个小动作:

允许公众号插入视频,但只允许插入腾讯视频的视频源。

类似还有:

为什么腾讯新闻的流量大增?

答:因为微信允许腾讯新闻每天给所有用户推送4条新闻,同时更关键的是,负责推送的同学非常棒,选题都还很不错。

也许说来你不信,但事实就是,在微信公众平台允许插入腾讯视频源之前,腾讯视频的日子真的很难过。

在线视频行业极难盈利,即便是Youtube,貌似也依然在拥抱流量但烧着钱。所以,腾讯视频的日子难过并不是在于一直无法盈利,而在于,流量不如竞争对手。

在互联网公司里,要么你有巨大的流量,希冀未来有变现的可能,要么你有着健壮的现金牛,这两样都可以让你继续活下去,不管养活你的是用户还是VC。

微信公众平台,终于让腾讯视频的流量出现了井喷。

当然咯,很多人会告诉你,不不不,因为腾讯14年版权购买策略更加激进了……

嗯,很好,说的好像搜狐、优酷、爱奇艺啥的都不在版权上烧钱似的……

这件事情,缓解了腾讯视频头上笼罩的巨大压力。

但是,其他的视频源呢?微信现在不可能开放自己的生态给你,以后也不会。

腾讯视频之后,腾讯的内容源们纷纷发现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极好的流量分发器,自己完全不用担心移动时代在手机上难以做到PC上的QQ弹窗,从而难以获取流量的问题了。于是内容源们纷纷动起脑筋要与微信做深度的合作,而亮哥印象中,第二个开展合作的就是「腾讯新闻」。

如果你还有印象,早期「腾讯新闻」和「网易新闻」曾经有过一场PR战,核心重点当然集中在UI层面——毕竟内容方面,除了各自的独家,你总不能指望内容运营者们不一稿多投——除非你肯给予丰厚的独家用稿报酬。

腾讯新闻这件事情更是牛逼:

1、所有新用户默认关注腾讯新闻(老用户我不确定了)
2、每日推送的内容需要层层审批
3、每天推送数量不多不少,4篇。

关于4篇这个问题,其实很少会关注到,但这个量的定夺,其实是张小龙定义的,虽然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是4,而不是5或者3,但张小龙定义了就是4篇,不多不少,谁也不敢也不能出来挑战。

所幸的是,严格的审核机制,以及PC时代锻炼出来的弹窗经验以及数据团队精确的用户画像,让每日的4篇新闻推送的质量显得还不错。

我一直认为,微信是一个流量巨大的平台,所以,流量变现给谁,是微信自己的选择,但是,你倒是把规则说清楚啊,如果大家有印象,应该或多或少了解下面一些事实:

H5分享不能大于20万次,超过20万次的H5,就会消失在朋友圈——但是,打飞机的时候,你的H5为啥就能分享超过20万次?
自己的新闻类产品内容推送每次推送不能大于4篇,但是公众号呢,多送大家一倍,就看你们要不要用全了。
内容源分享最喜欢接纳的就是腾讯自己家里的,其他人家的,都有可能被设限制,譬如:网易云音乐之类。
招聘信息不能算作原创,哪怕作者拿到需求后重新编写也不行,这个时候,只要举报,就可以进行处理,并且理由很牛逼:滥用原创声明。(这算夹带私货,233)
……

本来,生态内,更多倾斜自己家里人,这件事情无可厚非,但,只顾着自己家里人,这吃相,当真有点难看——当然,即便难看,还是会保持这个吃相,因为一旦松动,那么从社交切入,延展到微信支付,目前拥有的移动端的巨大的消费市场这样的大好局面一定会受到影响,这件事情其实根本不用讨论。

就在不久前,还有人在知乎问:为什么知乎会选择接入微信支付而不是支付宝?

说真的,如果知乎早几年有可以让用户支付的功能,选择支付宝,其实基本没有悬念,你去看看美团、饿了么这些,都是两家都接的,而且支付宝的接入必然早于微信,why?

这不是废话么?早几年你财付通有量么?

而如今,涉及到支付场景的新公司、新业务们,都必然面临一个决策:

究竟我要站在腾讯的阵营还是阿里的阵营?

(很遗憾,百度在这一轮确实掉队了)

而在我看来,如果可以选择腾讯阵营的话,那么对很多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个更优解——背靠中国最大的关系链拥有者,再怎么着,如果自己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和产品,赚钱,其实并不太难。

至于此前甚嚣尘上的「小程序究竟能不能替代App」其实都是可以画上句号的:

如果你对用户的掌控没有欲望,就应该选择小程序,因为微信的流量惊人,至少在下一个节点来临之前,这一波红利依然有用;
如果你需要获取自己的用户,那么你依然不能放弃App,否则你连用户数据都很难获取,何谈深层次的用户分析?

当然,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有过渡形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只是对于创业者来说,这其中的运营节奏并不容易把握。

那么问题来了,你相信「阵营」,还是相信「生态」?


勾搭小编微信号yunyingba,加入91运营官方社群,会运营的人都在这里了

加入vip会员
分享到:


扫码加入91运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