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 原本觉得需求评审也就那么回事儿,大家应该都差不多这么做的,没啥好说的。不过,前不久有一位同学问起来我们是怎么做需求评审的,然后发现有一些团队的做法可能还不大一样,他们也还踩着我们之前踩过的坑,他们还在探索更好的方式,于是决定将我们的“玩法”写下来,也许能给困境中的小伙伴一些启发。 首先,我这里提到的需求包含了:需求,交互,视觉。 当然,在调整到当前状态之前我们的需求评审也存在很多问题,之前我们也有探讨过需求管理的方法。所以,我这次先来介绍一下比较原始的需求评审的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以前我们的做法是:
以上这样的状态,给我们带来了几个困扰: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逐步对相关的评审机制做了一些调整,调整后的情况如下: 需求评审 参与人员:策划,交互,视觉,开发,测试,运营等角色负责人 评审目标:评审需求的优先级和价值,以及初步判断可实现性 评审形式:集中会议。需求评审完成后的一天内,开发对需求的大小进行初步评估。从估算和计划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这是在需求细节还没那么明确的情况下的评估,有可能存在50%±的偏差,但是他能将多余50%之外的需求砍掉,不必再进入交互阶段。 调整思路:主要增加了开发的初步评估,将大大超出团队容量的需求提前砍掉,减少了交互的工作量,使得交互稿可以提前交付,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交互浪费,因为当前版本未能开发的功能,在下一个版本可能优先级就又不一样了,或者早已不符合市场需求了。 交互评审 参与人员:团队核心成员(交互评审),相关功能的各角色成员(交互说明) 评审目标:评审交互的合理性,以及交互的可行性评估 评审形式:分为交互评审和交互说明。 整体交互稿的交互评审,在交互评审后一天内,参与评审的核心开发针对交互做一个基本的评估。反馈:哪些需求肯定做不完,这些需求就不需要全部进入视觉设计了。 在交互和视觉稿基本确认之后,在当前迭代的后期,再分批跟相关功能的开发和测试进行交互说明。此时,开发的基本分工已经确认,大家会更细致来听,并且能够提出比较细节的问题,当然此时交互稿需要修改的问题会比较少,基本不影响整体的安排。 调整思路:
视觉评审 参与人员:相应的策划,交互,视觉,以及视觉负责人 评审目标:评审视觉稿是否满足需求,以及从策划和交互的角度提出建议 评审形式:当面沟通。视觉设计师会将设计稿邮件发给相应的策划交互,抄送开发,并且邀请策划和交互当面沟通意见。 调整思路:
结语 当然,调整之后的模型也有一些限制条件:
作者:何燕华,网易资深项目经理,PMP,CSM。先后在网易私有云、网易用户中心、网易GACHA、网易LOFTER等项目担任项目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实践经验,并始终致力于项目的成功交付和团队的健康发展。《网易一千零一夜》主要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