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最近10天,小公举的文章分享率挺高的,朋友圈的阅读量占了总阅读量的将近一半。 最近10天,相当于每篇文章1万阅读量,感觉自己棒棒哒! 今天跟大家聊聊:在生产内容时,怎样把内容变得容易被用户分享? 爆红的微信文章,通常有很强的批判性。 或者说写批判性的文章,阅读量和转发量很容易提高。 因为这类文章有一个共同点——情绪性 什么是情绪性的逻辑? 比如某篇10万+文章里的内容: 现在的创业生态,早已恶化到沦为资本的杀人游戏——资本所经之处,全成焦土,寸草不生,原本定位为创业天使的风投资本,已彻底沦为扼杀绝大多数创业空间的魔鬼。 情绪类的文章擅长:
阅读量很高,是因为情绪类的文章看起来是有逻辑的,比如这段内容的逻辑是:创业由资本驱动,资本是杀人的魔鬼。 但是魔鬼和资本之间完全没有关系,魔鬼只是宗教里的一种概念,顶多用来形容犯罪的人。 形容≠是。 情绪性的逻辑,在于揣测,没有基于事实判断。 揣测就是:
多数人都会被这种,看似有逻辑,实际没逻辑的观点欺骗。
写不了逻辑强大的内容,就写主观臆断揣测的内容,因为很多人的认知能力是很低下的。 这类人对某些事的认知本身就是错误的,只需要提供这些事的揣测内容,就能煽动他们分享。 比如UC上的一些文章,就用了这种套路。 发行社交货币 比如,人们经常经常向别人谈起自己的钻戒多么炫目、宝马车多么豪华舒适,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品位,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优秀、更加有面子。 哈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米歇尔和塔米尔发现,人们自由表达和披露信息是对自己本身的一种——内在奖励。 他们做过一个实验,把脑扫描仪放置在被试者的脑部,询问被试者是否愿意分享自己喜欢滑雪板或喜欢小狗的态度和想法。 结果发现,共享个人观点能够取得与自己获得钱财与食物一样的大脑脑电波状态。 人们都倾向于选择标志性的身份信号,作为判断身份的最直接证据。我们喜欢在朋友圈分享一些文章,因为这类文章代替了我们说话,释放了某些信号。 这些信号统一叫做——社交货币
在发行社交货币前,你的文章标题或内容还需要具备——内在吸引力。
让看似不可能的事件,变得可能。 非常规的事情被认为是一种超乎想象并引人关注的事件。 用户分享到朋友圈后,会被很多朋友点赞。 希望被赞美是人们的一种基本动机。 有人将社交货币分为了:装逼币、猎奇币、趣味币、卖萌币、麻醉币、文艺币、上进币、娱乐币、健康币、爱国币、形象币、煽情币、利益币 李叫兽把社交货币分为了:提供谈资、帮助表达、提供有用信息、塑造形象、促进比较 小公举把文章里的社交货币归纳成了两点:内在和外在
小公举在最近阅读量几万的文章里都发行了社交货币,比如“红线”就是让粉丝分享出去,证明自己消息灵通。
并且在朋友圈点评,增强谈资,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是非常良性的社交货币。 除了这两点,我们还可以在文章里增加:
我在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里,分别找到了印证这三个理论。这个公众号有百万粉丝,经常生产出爆文。 比如: 都说自古套路得人心,现在公众号是发行社交货币套粉丝。 开头已经讲了,提供关于某件事的揣测内容,就能煽动用户分享。 我们还可以,让文章的逻辑变得更加严谨,逻辑性强的文章,越容易被分享。 至少,你得让文章——看起来更加逻辑严谨 这类文章的内容,有很多转折点,很多高潮点,引起粉丝共鸣:
在你的文章句子、段落的首部及中部位置,增加这些内容:
比如今天“淘漉音乐”的一篇文章里,就运用了这种技巧。 你的内容枯燥,逻辑性不强,根源可能就出在这。 在你的文章里加上这些词语,你的文章就会——看起来逻辑性很强。 作者:运营公举小磊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