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想让用户做出行动,但是利诱失效的时候,我们还能怎么办呢?可以试试“唤醒用户的身份认同感”。 –正文–
这种情况可以归纳为:想用奖励来驱动用户,结果用户还是没兴趣。 也就是说,利诱失败,怎么办?(色诱……?啊呸!) 可能会想到这样一些解决方法:
不过,以上还是属于利诱的范畴。如果不用这个方法,我们还能怎么办呢? 今天师爷给你讲个新套路:唤醒身份认同感。 1. 人是如何做决策的呢?有两种方式:
这个结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詹姆斯·马奇(James March)发现的。 事实上,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即使是在非常追求利益的政治领域。 美国密歇根大学有位政治学教授,叫唐纳德·金德(Donald Kinder)。 他分析了过去30年的法律提案,发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选民在给提案投票时,并不会坚决维护自身利益。
可见,自身利益对政治主张的影响力并不是100%。 那么,影响力到底是多少呢? 唐纳德·金德说:“微不足道!”
政治群体分化的依据可能是种族、阶级、宗教、性别、地域、政党和行业,或是其他维度。 这与直觉完全相反,也印证了人类确实存在不同的决策方式:利弊衡量与身份认同。 2. 回到开篇的问题。 既然个人利益无法驱动用户,那么如何利用身份认同感呢? 这是一个新的问题:唤醒用户哪一种身份,能让他觉得应该去参加活动? 一起来试试。 假如那场新品介绍会的产品是空气净化器,或许我们可以唤醒为人父母的身份认同感。
如果用这样的方式介绍活动,相信成功率会明显高于赠送餐具的。 你还可以再试试,假如产品是一款智能音箱,能想出什么方法呢? 私下里想想。 3. 然而,身份认同并不是一个新鲜思路。 孔子讲“君子”与“小人”时,就已经用到了身份认同。 小米、豆瓣、知乎、哔哩哔哩等产品,也有着明显的身份属性。 利用身份认同感,能够提高用户忠诚度、归属感、唤起行动。这种案例非常多,我就不再举例了。 但是,还有另一种案例就更机智了。 他们将身份认同反过来用,降低产品使用次数。 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为了鼓励烟民减少吸烟,澳大利亚规定所有香烟都改成统一包装:
目的是消灭香烟的包装差异。不仔细看的话,很难辨别香烟品牌。 这一招有效果吗? 调查显示,政策施行10个月后,拨打禁烟热线的人数上涨了78%,年轻人的抽烟人数明显降低,不过老烟民还照抽不误,烟瘾难戒。 更为直观的效果是,1年后,不少国家开始效仿澳大利亚。 为什么统一改包装后,就会产生明显效果呢? 因为消费者失去了品牌认知。 原先,香烟品牌是与身份相匹配的,富人抽的烟和穷人是不同的。但是统一包装后,就再也不能从外观区分香烟品牌了。 而且包装实在太丑,对烟民的吸引力也大大降低。 更有趣的是,烟厂虽然没有降低品质,但不少人都觉得香烟口感变差了,这也是受到了包装形象的影响。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够发现:一旦消灭了身份认同感,就会降低产品的吸引力。 4.
总结下今天的文章: 想让用户做出行动,但是利诱失效的时候,我们还能怎么办呢? 可以试试“唤醒用户的身份认同感”。 这是因为人的基本决策方式有两种:
利用身份认同感,既可以用来唤起用户行动、提高品牌忠诚度;也可以反过来用,降低用户使用次数,可用在公益项目上。 作者:康熙师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