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之前写过很多产品经理入门指南,还算广为传播,经常碰到有同学说因为看我的东西懂得了产品经理大概是怎么回事、知道该做些什么了,我还是很欣慰的。(当然,要说看我的东西成为了牛逼的产品经理那是不可能的。) 最近长久以来输出给大家的内容日渐减少,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能够输出的东西确实有限了,基础的东西讲完,再讲就得讲很细节的进阶内容,这块都没什么普适性,我讲嘟嘟美甲的框架策略或者点我达骑手的拉新手段,其实对普通产品经理帮助不大,同时我又还没具备可以抽象出能指导中高阶产品经理内容的能力(毕竟我也只在这个层面),所以慢慢地就写些零碎的东西罢了。第二个原因,太忙。 前些日子几乎是花了1/2的时间都在忙招人,团队也逐步搭建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既经历了上百次面试,又在俞军老师指导下体会了很多新的感悟,于是就梳理出来了下面这些内容,供大家参考。 提醒一句,这套指南是面试官视角写的,但应聘者也完全可以拿来参考。 卧槽感觉自己废话越来越多了。这是人到中年的预兆吗? 以下会放三个部分来介绍。 一 考察标准 俞老师给滴滴出行这届校招产品面试官的面试标准是三个核心指标:逻辑,同理心和经验。正巧今年滴滴这边产品面试的具体解释是我帮忙写的,就贴出来吧。后面的斜体是我面试大量同学之后的感想。 1 逻辑能力 在沟通过程中始终保持逻辑合理性,上下文、前后表述都有逻辑关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边界,在认知边界之外的事情得出错误的结论并不是问题,但在固有的认知范围内做出逻辑错误的判断是不能接受的。 例如,俞军老师在观察简历时会更关注简历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而不是文字背后描述的事情。 许多同学还是缺乏基本的逻辑能力,有时面试聊三五分钟就感觉到了。问的是A,回答的却是B;问的是如何解决C问题,回答的却是如何解决D问题。最糟糕的情况是硬要说一个结论,却无法说清楚缘由和推理过程,只是说“肯定是这样”“显然是这样”或者“我觉得就是这样”。 2 同理心 平时许多产品经理招聘中惯常提到的沟通能力其实是表面的沟通能力。在沟通的时候利用言语、肢体的技巧和方法来说服别人,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要做到真正解决问题,应该是具备站在对方立场、考虑对方视角的能力,在有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表述客观事实,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达成一致、解决问题。 在面对面过程中最能体会到同理心,其实是从落座开始就能够观察得到了。对方在整个面试过程中,如果会关注我的状态,并且适时调整自己的回答,这是一种比较高阶的同理心。比如能够敏锐地观察到对他的长篇大论有些倦乏就及时缩减内容,或者敏锐地捕捉到我对他某个方面的兴趣就及时多讲一些,或者敏锐地发现我对他某段经历有疑惑就快速解释一番,等等。 3 经验 这里的经验指的是通过过去经历总结出的有价值的信息,经历和总结缺一不可。只有经历不做思考,并不能称之为获得了经验。 对于学生来说,经历比较有限,阅读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 我过去就很喜欢爱折腾、爱读书、对世界怀有好奇心的学生,因为我过去也是这样的,而且我觉得这是产品经理很重要的一个素质,它能够带来产品热情,也会在各种出其不意的地方给你很多灵感,比如社会学经济学这些在认知用户时候的灵感,比如美学、日用品设计和电子产品给功能设计时候的灵感,比如组织社团活动和维系各种人脉给项目规划时的灵感,等等。这点跟俞军老师不谋而合,他曾经招到过一个特别优秀的产品应届生,是常常活跃在学生论坛里的。我会通过这一类的经验来判断对方是否是有愿意经历新鲜事物的热情,以及总结积累的能力。 这三个部分很好地概括了产品应届生应该具有的“理性思维”、“感性思维”和“知识沉淀”三个层面的需求。前两个算是素质,最后一个则是能够做好产品的基础积累。 对于非应届生来说,经验要比前两者更加重要。从过往他做了什么、他给产品创造了什么价值,更加能够看得出他基本的素质,毕竟一些长期项目的最终结果更加实际,在逻辑和同理心上的考察,远比一个小时的面试时间更有效。 另外,从这三个层面,还是能衍生出更多素质或者能力。比如沟通是基于同理心的,数据分析是基于逻辑的,工具技能是基于经验的,等等。从最底层的能力考察,显然更有效一些,不过有些时候难以判断,也可以从其他能力上侧面做一个判断。 说到这个,可以贴个我过去整理过的产品经理技能模型。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考察一个产品经理画原型、写文档的能力,意义不大。要只看功能设计的水平,也不如看他更基础的能力更有效,比如他的用户感知能力非常强,那他即使没有很会用工具或者写东西,他也能创造很大的价值。 二 考察流程和方法 理解了刚才的考察标准,我们就可以延伸出一些考察方法了,也就是特别实在的:从哪些角度、观察哪些方面,就可以看得出他是不是具有基本的素质?换句话说,到底该问什么? 我自己现在的面试流程会分为五个部分:自我介绍和对过去经历的交流(10min);产品行业的认知和判断(5min);具体的产品课题(5min);抽象的发散式问题(5min);提问环节(5min)。 以下所有提到打分的,都以满分5分为准,5分是极其优秀,4分是优秀,3分是及格,2分是不及格。 1 自我介绍和过去经历 典型问题: 1.1 请做个自我介绍。 1.2 你在XXX做了什么?主要负责什么?产品团队是怎么样的? 1.3 你在XXX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是什么?它为什么有价值? 这一阶段都是聊很具体的过去经历,只不过有的同学话非常多,有的同学就很少需要引导。总之,会花一段时间发掘他过去做的事情,究竟产生了哪些价值。 对于这样类型的回答,会比较有好感:
有前因后果的逻辑关联,以及比较具体的描述,这说明他过去的经历是有份量的,至少也是大概率真实的。 第三个问题主要想看他对自己工作的认知,讲流程化的工作内容大家都会,但是不是真的提供特殊的价值,需要辨别。 在经历的环节,要警惕这样几种人。 a. 只讲工作流程的
这样的回答没有提供任何有效信息。有的同学在我催问之下,也并不清楚细节。那就有两种可能:他的产品水平太差,产品工作缺乏基本认知,只是跟着大家做事而已;他的经历是假的。 b. 缺乏深度认识的
这样的回答说明他是执行者的角色,要比较慎重。底子不错的话可以作为初阶招聘进来,但是高阶的产品经理对自己的产品没有认知,是非常危险的。 c. 有虚假嫌疑的
除了对内部的任何信息都讳莫如深的,还存在有经历里明显有漏洞的,比如毕业时间和工作时间匹配不上之类的,这种也一定要警惕。我之前批判过很多培训机构教大家渲染简历,就是他们让市场里存在了很多假经历,还是得擦亮眼睛。 经历上都描述清晰,且真实性不存在问题的,都可以是3分。如果经历与我们招聘的岗位契合度极高,或者经历里有特别亮点的部分,那就是4分。 2 产品行业的认知和判断 典型问题: 2.1 (非应届生)能否说下你们主要竞品是谁?你们行业的现状?你对行业未来趋势的理解? 2.2(应届生)能否说下你最感兴趣的互联网行业?你对行业未来趋势的理解? 2.3 你平时喜欢用什么产品?你觉得这个产品会如何发展? 这个环节会考察他除了作为一个产品功能设计者之外,是否还具备一定的视野,对整个行业有个大概的认知。他究竟只是一个摆摆按钮、写写文档的文档产品经理,还是一个能否快速讲清楚自己公司情况、整个市场状况的产品经理? 第三个问题着重了解对方对产品的感知。按照我的经验,大家提到的产品95%都是常见的APP,所以不用担心会说一个冷门的不好做判断。 这些问题并非要特别准确的答案,是要看对方有没有至少试着往外看过、不是埋头看需求,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有各种缺漏,那也是3分。如果对方在行业和产品上的感知跟我几乎一样,那么我会至少给他4分。 倒是也真正遇到过特别实在,会说:“我常用的APP就只有微信和支付宝”或者“我们行业是传统行业我也不熟悉的”。这种就很抱歉,只能给2分了。 3 具体的产品课题 典型问题: 3.1 我们最近遇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XXX,你有什么想法? 这道题是看对方拆解问题的能力。问的问题通常是近期真实遭遇到的难题,也不会真的预期对方能够在短短几分钟内完美解答,只是看他是如何分解问题、阐述思路的。 例如,问该如何拉动非专职司机加入平台,那么我希望听到的回答会分为几个步骤:
只要是按照步骤从根源出发思考拆解的,无论答案对错,都可以是3分。 如果拆解的过程和给出的答案,已经是我目前想到过的,那可以是4分。 如果给出的答案非常有启发性,是我从未想到过的,那就是5分。 4 抽象的发散式问题 典型问题: 4.1 你认为产品经理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是什么?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很匹配,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 4.2 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样的? 4.3 你最近读了哪本书?有什么感想? 这部分的发散倒不是那种“你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的蠢问题或者什么“抓绿豆”“白帽子”之类的脑筋急转弯问题。 个人经历基本都是有精心准备的,所以往往无法判断信息组织能力如何。但这些问题是对方不能事先准备的,提问完了就要回答,这时候看到的就是真实的对方了。 对于个人判断和职业相关的问题,可以了解对方的自我认知是否准确。有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厉害,是接近产品总监的角色,但聊下来可能觉得他只能算还不错的初中阶产品经理,那么这种人招聘进公司就会很为难,即使他原本可以做那些事情,也认为自我认知、自我定位和公司对他的判断、领导对他的定位有偏差,最后出各种麻烦。 最后可以补充几个看了哪本书这种偏生活化、相对容易回答的问题,看看他能否讲清楚自己生活中的细节,这也是观察、信息组织和表达能力的整体呈现。 5 提问环节 这部分就不多讲了,对方问什么就答什么。不过对于他问到的内容,也要做个侧面的判断。比如他更多地在问业务、问工作,这说明他看重这块;他更多在问福利待遇、问加班情况,这说明他看重的是另一块。也是能分辨出对方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人的。 那么这五个环节就都说完了。这是从流程的视角来说的,另外像刚才提到过的信息组织和表达等能力,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贯穿始终的观察方法。 A.1 看信息表达的单位信息量 面试多了,就会有这种感觉。同样的事情,一个同学2分钟就讲完了,另一个同学要花10分钟。 比如:
说了很久貌似很充实的内容,其实细看就讲了“我们做了用户分层,通过线下调研和线上分析”一件事。靠车轱辘话和一些不说也能想到的解释,硬是填充起来很多内容。 所以滔滔不绝过去经历说了20分钟的,未必就是真正做了很多事的同学。 A.2 看是否提供了临场发挥的新信息 刚才提到了,给一些难以准备的问题,目的就是想看看对方是否能提供新的信息、临场组织语言的回答。 有的面试者非常机智,会有这样的场景:
或者:
很明显,他们都是没有提供任何新的信息量的,都是答非所问,有始终在讲自己准备好的内容的嫌疑。这种情况要给他们扣分,并且持续追问。 A.3 看是否有好奇心和热情 从某些方面我们是能看出对方是否有好奇心和热情的,比如他过去经历里有没有各种有趣的爱好、特长,热爱旅行、爱看书、爱写东西,这些都可以算。 或者在校园生活或者业余生活里,有组织活动、成为某个领域票友的经历,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意味着,首先他愿意主动参与到某件事情里去,其次他能够深入参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半个专家,最终证明自己、产生价值。 过去是白纸一张,只是埋头学习的同学,往往是无法对产品产生热情的。只是一丝不苟地把事情执行好,并不能做好产品。 从五个环节和三个层面都心里有数之后,就可以大概给对方打个分了。不能随便算个平均分,那样没什么意义,而要先把分数转化成对面试者整体的描述,例如:
最后拿着这个画像再去匹配具体的岗位,就相对心里有数了。 三 一些补充 其它的一些补充的想法整理如下:
大概就写这么多吧。 祝大家都能为团队招到靠谱的成员。 来源:刘言飞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