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创业,就是英雄 - 91运营网
91运营VIP会员全新升级,尊享多项权益, 点击查看 >
X

选择创业,就是英雄

发布者: 91运营  5076

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选择创业,就是英雄

2017结束之时,创业家盘点了过去一年中未能活下来的创业项目,被称为“创业死亡名单”。

“其中,你能看到的项目的创始人,在启动项目之时也都是饱含热情,死亡来临前一刻也曾奋力争取生机。”

134 选择创业,就是英雄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时代的变迁,一波又一波的弄潮儿前赴后继,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创业者的形态随社会演化而形态多变,从个体户到合伙人,从小商贩到创客……创业者,从来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之中,无数人依然选择创业。技术不断更迭,政策逐渐驱稳,一个个创业明星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创业成功者的神话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

人们能看到成功者的荣耀,往往看不到背后的付出、压力与无奈;人们喜欢看成功者的案例分析和励志故事,却很容易忽略了无数个深夜的焦虑、力挽狂澜的雄壮、先我们而去的遗憾。

历史由成功者书写,但历史更应该铭记那些曾经闪耀的先驱者。选择创业,就没有“失败”,选择创业,就都是英雄。

向创业者致敬。

314 选择创业,就是英雄

以下是另一位创业者的故事,24岁只身前往上海开始创业,虽然半年就开始盈利,但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团队解散。痛定思痛,总结了3条血淋淋的创业经验供后者反思。

创业者:言博

创业项目:1798户外旅行俱乐部

创业时间:2011年

创业地点:上海

2011年,我从北京只身来到上海,以一种一无所有,无所畏惧的姿态,加入了合伙人的创业项目,智力入股,占5%干股。那年,我24岁。

24岁的我懵懂无知太年少,凭借梁静茹给的勇气,就这么迷迷糊糊踏上了创业路。

当时我和合伙人做的项目名叫:1798户外旅行俱乐部,主打半自助特色旅行。自行策划,研发旅游产品,然后依靠比较基础的一些网络推广营销方式,网络组队,线下组织队友旅行。

项目启动半年,靠老天爷给面子,前期合伙人投入的40万成本已经收回。但紧接着,便踩坑,一路走低,年底盘点发现账面不但没赚钱,反而亏损。合伙人撤资,把剩下的一些资产做股25%,加入我们接下来的运作中,合伙人接下来不再参与具体运营,我和带出来的两个徒弟各占25%,负责具体工作。

在经历了一年的缺资金,缺人的小规模挣扎后,我们好聚好散了。

两年创业下来,走了不少弯路,踩了很多坑,也意识到自身短板和不足,痛定思痛,总结了几条血淋淋的经验:

合伙人邀请我加入创业,分析下来有3个原因:

  1. 在前公司,同样的项目,我做出的努力和成绩有目共睹,前东家给了能力背书;  
  2. 合伙人本身是我的老客户,有信任基础;
  3. 在当下,没有更好的选择。

而我能答应加入,只身来上海,当时的原因是:

  1. 同样是一个人奋斗,北京上海对我来说没太大差异;
  2. 相应的工作范畴,无论策划产品,销售管理,还是带队执行我都实操过,有信心和底气;
  3. 我还年轻,想尝试下,哪怕试错也没关系。

在我们双方的博弈点中,有一个共同的,大家都比较乐观的事情是:我们相信,依靠我们现有的一切,可以做成这件事情。

后来我们就失败了。

创业和打工完全是两回事。打工的时候,有领导带,有同事辅助,有公司支撑。你所取得的成绩,会被平台放大,加成。

但创业就是从0开始,剥离外在的一切,没人告诉你该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只能自己不断试错不断摸索。而中间的这个过程,可能就会把你本就不多的热情消耗殆尽。到最后,你可能才会认识到,其实你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强大。

而与之相比较,清晰的认知自己的能力边界,认清项目  难度,风险。则是创业必须的前提!创业本身应该是一个自然的,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应该是我想创业了,我想赚钱了,我想去试试这样的一种动机下去做出的选择。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即便是这样,创业也是一种成功率极低的事情。在这之前一定要反复多问自己:为什么要创业?凭什么创业?如何能成功?想清楚想彻底后,再做出相应的选择。

公司开业后,组建销售团队, 由于资金不足,我们开出的薪资不高,福利也不太好。但当时想法是工作内容简单,以低底薪+高提成的方式,去降低我们人力成本。

但后来事实证明我们思路错了。底薪低,无法留住更好的人才。顶峰时期,团队扩大到15人。但真正有产出的,就只有寥寥几个。

所以如果重来,宁愿花10个人的工资,去留住一个8分的人才,也不愿意去招10个只有5分的人,努力培养到7分。因为一个8分的人,他带来的回报,很大可能比10个5分的人的总和更多!

而中间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极高,对于创业初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负担。打造创业团队,必须保证精兵简政,团队每个人都要有独立撑起一部分业务的能力和意识。

商业模式 

回过头去看我们的商业模式,其实是有很大问题的。

我们的模式是:在每年固定时间设计一些独特的旅行路线,通过网上推广的方式,组织各地的游客统一到目的地当地集合,我们负责落地后安排用车,酒店,导服等各方面接待。

417 选择创业,就是英雄

 

这个模式,在当时还能勉强运作。一方面,众多的游客排斥传统旅行社的灰色项目,愿意付更多的钱购买体验更好的旅游产品;另外一方面,对于一些偏远目的地如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区的兴趣热度不减。加上媒体炒作”说走就走的旅行“等等大环境影响,我们早期的营收做得还不错。

但渐渐的,同类型的企业越来越多,恶性竞争加剧,传统旅行社转型,客栈,青旅业务延伸,非旅游行业从业者也插入进来强行分一杯羹;加上信息透明化加剧。整体环境恶化,业务急剧下滑,而且又没有找到合适的转型或者替代方案。于是我们规模越来越小,收入越来越少。

在产品矩阵方面,我们也没有做好产品组合。仅仅依靠一年为期不多的长线组队,无法cover团队运营成本,当时想着做AA组队和上海周边短线出行,但因为人手不够,尝试组织了一期便没了下文。

如果当时加大这块的投入比例,立足上海本地,做用户流量沉淀,一方面可以带来一定的长线付费转化,另外一方面,也能为我们推广节省很多成本。只可惜,没有如果。

市场营销 

做线上推广,最重要的是什么?流量!当时的我们,仍旧采用比较老套的推广方法:在各个旅游相关的社区/社群发帖!

例如当时很火的天涯网结伴同行版,马蜂窝,豆瓣,杭州19楼,西祠胡同等等。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这种仅靠人力免费推广的方式,严重依赖社区流量。

渐渐的,PC端流量转移到移动端,各大社区人气锐减,我们的推广宣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业务量直线下降。我们却毫无办法。

时值APP崛起,公众微信开始展露头角的时代。我们却偏安一隅,毫无知觉。甚至前同事北京新开的公司,仅仅依靠投放SEM,做百度竞价带来的回报,都比我们高出很多。对于新起的流量聚集地,新的推广方式没有敏锐的嗅觉,这又是我们踩的一个坑。

做旅游,不被投诉是不可能的,如何去处理客诉,却又是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交了一份沉重的答案:

在国庆的额济纳项目中,我们最终组织了52人大团。由于人数众多,当地硬件条件,接待能力,以及我们自身服务能力严重过载,我们引发了大面积客诉事件。一时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差评帖子,泼脏水帖子,竞争对手恶意抹黑帖子蜂拥而来。我们被弄得措手不及。

团队小伙伴因为承受不住委屈,在淘宝店回复差评时,在QQ面对客人辱骂时忍不住撕了起来,引起了更多的网络骂战。经过这么一波折腾,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口碑,便破坏殆尽。

从那个时候起,我便一直在想,有什么方式,可以止损,可以挽回。于是便关注起危机公关。开始去学习相关的东西。

商务拓展 

创业,需要借力。作为公司创始人,一定要善于整合资源去助推自己的业务。

加强对外合作,资源交换,尽可能的放大自己的品牌。这些都是作为创始人需要接触和了解的东西。而当时我们只会闭门造车,对外界缺乏足够的认知,看不清市场动向。

仅仅做了几次northface去野吧找上门来的小合作。也导致我们在发展壮大的路径上,走了不少弯路。

法律相关 

虽然创业并不是要让你成为法律专家,但相关的基础法律常识,却是必备的。

比如了解《公司法》会让你在跟合伙人出问题的时候有个解决矛盾的准绳;比如了解《劳动法》能让你在解聘员工的时候更加有理有据,不至于引发劳资纠纷;对旅游行业来说,《旅游法》又是你开展旅游业务的基本前提,《合同法》能让你在解决客诉问题的时候有条不紊……

因为缺乏法律常识,当合伙人撤资的时候两眼一抹黑,当客户打上门来的时候手足无措,当同行恶意竞争抹黑的时候毫无办法……可见,了解清楚相关法律,是创业的必备前提。

因为前期公司是合伙人独资,而我则是以基本工资+5%股份形式参与,从某种意义来讲,我还是拿合伙人工资的人。

所以在很多事情的决策上面,没有把自己当成决策者,还是把自己当成职业经理人,提出方案建议,让合伙人去做决定。而合伙人因为对旅游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所以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感觉去做决定,导致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绕了不少弯路。

后期合伙人撤资,公司变成4人合伙的形式,都不拿工资后,合伙人退出实际运营,而其他两位合伙人年龄小,经验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一方面,我不再愿意事无巨细都去承担;另外一方面,合伙人也变得不如之前认真执着。心理都有各自的打算。最后人心离散,最终解散。

盲目自大

创业项目启动后,我们在业内首次组织了长达26天,客单价29800的越野新藏线计划,并取得成功,从路线难度,专业度,销售计划各方面反馈都不错。于

是卯足了劲儿发力,仅仅半年,账面看成本已经回收,于是信心暴涨,在人力,服务等各方面条件都不完善的情况下,组织国庆额济纳活动。并且另辟蹊径,从兰州一路向西,穿越丝路四大秋季经典主题目的地。

这个策略一出来便引爆市场。从最初定的25人团队,直接翻番,最终报名52人。因为人力不足,我们把52人合并成一个大团,远超当时定下的1:15服务承载力。最终出行的时候无法处理旅行中遇到的各种意外,导致服务出问题,引发集体投诉。 

骄傲短视 

实际上,我们项目开始的时候,互联网流量已经开始从PC端转向移动端。而我们还固守传统的免费人力推广方式,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心理便有一些膨胀。

不付费推广,也不重视移动端流量建设。即时很早就开了公众号,也仅停留在偶尔发发活动广告这种层面。当PC端流量锐减的时候,各种旅游APP,公众号爆发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可惜,时机已经错过,悔之晚矣。

心存侥幸

即便就是在以上恶劣的情况下,合伙人撤资,退出运营。资金,人才短缺,甚至连赖以维持的推广方式都失去作用的时候,我们还心存侥幸,单纯的认为,我们可以再继续做下去,于是苦苦得撑了一年,弹尽粮绝。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两年的创业经历,让我认清了自己和世界,同时知道了自己的能力边界和短板。于是,痛定思痛后,毅然打开了简历,准备换个方向重新出发,多一些沉淀和积累,去寻找更合适的舞台,去拥抱另外一个更大的世界。


勾搭小编微信号yunyingba,加入91运营官方社群,会运营的人都在这里了

加入vip会员
分享到:


扫码加入91运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