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我们对事物或者对事情的分解维度决定了我们思考的深度。如果选择了一个错误的维度,也必将整体跑偏,最后得出一个错误或者不如意的结论。 一直以来,在表达的输出和思考的程序上,我总会秉承着“金字塔原理”的思维方式,即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这种思维方式是在书上学到的,在实践中也得到验证,甚至慢慢成为了我的思考习惯,但却不是可以套路所有的问题,在今天面试之中,我结合了金字塔思维+产品方法论得出来的答案却让面试官不满意,因此也需重新审视了自己,做了面试的复盘,得出另外一种思考模式,也算是另外的套路。 先从一道产品的面试题目说起 背景是:iGola是做机票比价和酒店预定的旅行平台。 面对情景:面试官问了说假设在“国庆节”这样的热点节日上,怎样进行特价机票推广?请试着分析一下。 我的方案:先总体后具体
结果:面试官说听完这个答案,其实还是不知道要怎么样去做。 方案是不是正确的? 目前在我看来可以算一种回答,但仅仅也是一种概念化的思路。 如何把这道题答得具体化,深度高逼格? 换一种思考方式,先把自己的思考位置放好,不再把焦点放在整体的回答逻辑上,而是应该放在问题的本身,即方法论。 新的逻辑和方法论:分解—量化—整合 分解 先扯一下大道理,想一想人为什么会变得更加成熟? 我们思想的成熟,其实也是对事物分解和认知的过程。 比如在我们小的时候,会依据感官认识将人分为:好人or坏人。 那个隔壁和我一起玩的男孩子,来我家送礼物的叔叔是好人;而幼儿园那个批评学生的女老师是坏人。然而,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那个男孩子不再和我玩,叔叔只是有求于我家,老师批评学生是为了他们好。 “人”这个概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我们不能再仅凭简单的感官认识去评判一个人,因此也学会采用了更多的维度去认知:职业、性格、年龄、经历、家庭背景等等。 举这样的一个事例是为了说明:我们对事物或者对事情的分解维度决定了我们思考的深度。如果选择了一个错误的维度,也必将整体跑偏,最后得出一个错误或者不如意的结论。 回到题目的情景,我的回答只是对”目标人群“进行了分解,抛开产品方法论,其实从题目本身的提干上看,可用于分解和深度研究的对象不止是”目标人群“,还有以下的关键词:
量化 对问题进行分解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量化,量化算是一门技术活,因为并非所有的维度都可以分析量化的。 如果对上面四个维度中的目标人群进行量化,比如说根据往年的数据,国庆期间乘飞机的人群中,60%是旅行者;在这60%的旅行者中,又有20%是学生,10%是白领;40%是情侣/夫妻两人;25%是家庭团体出行。那么很显然,我们首要考虑的是在国庆期间旅游出行的情侣和夫妻的推广方式。 当然,也可以对机票打折信息的传播渠道进行分解:如80%的传播依赖于互联网,而这其中50%来自于“去哪儿网”/携程等旅行app,30%来自航空公司官网,20%是其他途径。那么,很显然我们应该重点考虑在旅行类app上的推广方式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数据从哪里获得,这也是技术问题,对于我这种产品小白来说,只需要做好最基础的数据分析,这也是今天我问面试官的一个问题,获得数据的渠道,按照其说法,主要有三种:
整合 最后,最关键的一步——整合,这算是一门艺术。 我们将结合划分的维度+量化的维度,优先排列好问题的组合:
…… 最后,在你人力财力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我们挑出前多少道如前3个问题,去解决方案。 这样,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答案也就生成了,可惜没有面试重来的机会,只力求下次遇到类似的题,能够避开前面的坑,在方法论上下功夫。
作者:@做产品的吉他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