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应用一般门槛低、竞争小,因而“以工具切入”成为创业者的一个可选项,工具创业也有不少成功者。那么,小工具APP如何长大?笔者发现如下规律: 一、以工具切入,积累早期用户 在成长初期,工具类应用需找准用户生活中的一个需求点,找到市场缺口。由于工具类应用的门槛较低,又在解决用户实实在在的问题,在早期获得大量用户并不是什么难事。 像墨迹天气、有道词典、大姨吗、365日历、唱吧等软件也都是从一个小的用户需求做起,找准市场上的需求点,在早期即可通过较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用户。 二、围绕工具,去工具化 工具类应用度过了成长的第一个阶段,积累了大批用户,下一步就要围绕其核心功能点,挖掘用户需求,拓展使用场景,逐步摆脱纯工具的属性。 如果工具产品一直停留在满足用户一个小小的需求点,那么不仅不利于用户活跃度的提升,不利于用户的留存,也不利于用户量的持续增长。 1、增加“工具”相关生活服务 墨迹天气的“时景天气”可以说是围绕天气推出的一个得意之作,“穿衣指数”、“运动指数”、“化妆指数”、“洗车指数”这一系列小功能拓展了天气软件的使用场景。这样,墨迹天气就不再那么单薄,而是逐步摆脱单纯工具的属性,墨迹也在天气应用这一领域领先其他各家。 再以365日历为例,在365日历先后完善农历、万年历、放假安排、日程管理等基础日历功能后,又围绕“时间”做了以下功能:公众日历、群组日历、本地活动。公众日历依时间轴展示强时间属性的分类生活信息(如电影首映日历、电商折扣日历);群组日历帮助用户进行多人时间管理(如家庭日历、部门日历、公司日历、学校日历);本地线下活动,提供信息展示,快捷参与。这样,365日历围绕“时间”维度,拓展了使用场景,增加了用户粘性。 2、引入社交 拥有可观用户量后,引入社交是增加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的常规动作。 像墨迹天气,其时景天气的UGC图片以及空气质量下面都可以跟帖讨论互动。每次遭遇雾霾天气,墨迹的空气质量下面都是热火朝天的讨论,产品活跃度也大幅提升。 像大姨吗,上线了女性“姨妈”社交平台,也形成了一个垂直细分讨论平台。 而唱吧近期发布的6.0版本也在弱化原来的工具属性,强化社交属性,更多连接人与人。陈华甚至直接将唱吧定义为年轻人的社交、娱乐化移动产品,强调社交和平台属性。 3、超出用户预期 用户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变化演进的。好比用户最初只是需要一碗清汤面,但用户很快就会吃腻,你必须做出打卤面、炸酱面、牛肉面各式各样的面条才能真正满足用户,留住用户。 比如说,天气软件用户预期只是看天气情况,“时景天气”这样超出用户需求的功能出现后,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响。这样一来,工具产品功能增加了,用户体验更好了,用户粘性增强了,活跃度提升了,产品也不那么单薄了。 “工具”相关生活服务功能的上线,社交元素的引入,工具类应用的“去工具化”也有利于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 三、从工具到平台 没有任何一个产品天生就是平台,工具类APP用的人多了,功能多了,自然要为用户提供细分领域的平台化服务,也应该成为垂直细分领域的小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可观的人群查找某方面的信息、参加某类活动、并形成一定社交关系。 也就是说,经期管理软件可以成为女性生理健康的平台,天气软件可以成为天气相关的生活平台,日历软件也可以成为基于时间的移动生活入口。从工具到平台,是工具类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成长趋势。平台并不一定需要多大,用户在这个细分平台上可以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 四、“软硬兼施”拓展服务 工具类应用一般用户基数非常大,与生活结合密切,又是实实在在的解决用户的某一需求,工具类应用发展到一定程度,拓展智能硬件市场也是他们的一个重要机会。毕竟,智能硬件的本质就是移动应用,是已有互联网服务的硬件化。 一个例子是女性经期管理应用“大姨吗”。这款App本身的功能就是帮助女性检测、提醒和管理自己的经期。而目前,他们与Latin健康秤合作,将它的周期算法和Latin采集的人体数据结合,实现对女性健康数据的精准管理。显然,与硬件结合,能让“大姨吗”收集到更多的数据,而也能够让Latin借大姨吗的品牌,快速获取有效用户。同样的例子还有墨迹天气推出的“空气果”。 总的来说,观近年来工具类APP的成长路径,大致有如此规律:早期以工具切入市场,随后拓展产品、提升用户体验,进而在某个垂直细分领域为用户带来平台化的服务,有些甚至开始尝试硬件化拓展。这一规律和路径对工具类创业者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